如果我们不调整贸易和赤字开支政策,美国发展将停滞倒退,而中国则将迈步向前。
表面上,这是美国最好的时代,却是中国最坏的时代。华盛顿处于世界强国的巅峰,北京却笼罩在工业污染和西方的失败农业项目所导致的尘暴之中。
然而,表象之下的情况却全然不同。我们选出的民意代表是特权阶层的后代,他们企图从公职中牟取利益,却缺乏对美国未来有坚定的信念;中国领导人的祖辈经历了当年的动荡,决心扫除200年来西方带给中国的耻辱。简言之,中国领导人更加坚决,心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中国位列世界之首。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中国此前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残酷内战的摧残;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有3000万人因饥饿和迫害丧命。当年,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腹背受敌,被俄罗斯、印度、越南和美国包围。
另一方面,我们美国却是二战中唯一一个未遭战火的强国;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的技术,生产各类消费品,种植各种农作物,向全世界出口工业产品。
20世纪70年代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转折点。毛泽东与大洋彼岸的敌人美国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以此打破了对中国的封锁。他去世后,邓小平进一步改变了过去自给自足的政策,打开国门,学习并引进西方技术。
美国从日本、台湾和韩国进口劳动力成本低的产品。这些国家实行重商主义,即最大限度地扩大出口并限制进口,全然不顾贸易互惠原则。美国的重工业遭到重创,导致铁锈地带(the Rust Belt)的大批工人失业。进口自亚洲的商品击垮了美国的电子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外包挖空了我们的整个工业基础。
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曾天真地以为只要用技术转移作为代价,就能借此打入中国的消费者市场并从中获利,在短短20年间就把美国200年的工业发展成果拱手送给中国。
中国则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利用新获得的技术、低成本的劳动力以及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将产品销售给美国消费者,使得美国先前未受摧毁的产业降级。中国由对美国实现了收支盈余,用流入的大量美元购买美国国债,助长了漏洞百出的美国财政政策。
在2008年,持有数万亿美元的中国意外地发现,美国无力管理金融体系,中国的外汇储备存在违约的风险。
中国曾阻止国内通用货币(人民币)兑换外汇,所有的国际贸易均用美元结算。中国决心减少美元的风险,使人民币成为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并最终取代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他们向国外实体开放人民币金融体系,并与拉丁美洲、东南亚、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地的商业伙伴以及石油生产商达成协议,以人民币为单位结算贸易差额,从而降低美元的作用。
美国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正不知不觉地发生最深刻的变化,而世界银行201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因为德中双方贸易联系日益紧密,拥有巨额国际收支盈余的德国已将其政策由美国倾斜至中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决心不再让美国孤立中国,组织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竞争。尽管受到美方施压,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近期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了该机构。
过去全球经济实力发生结构性转换会导致了政治衰退。与此同时,中国成功使5亿人口脱贫,但美国的中产阶级却停滞不前。在大规模的国内信贷和巨额的外汇逆差下,没有哪个国家能长久发展。我们两个问题都存在,而且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单个因素就是大量外汇顺差,这将使美元更坚挺,也能新增高薪的制造业岗位,增加税收收入。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罗斯•佩罗(Ross Perot)、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三位商业传奇人物分别对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表示反对,并提出了替代性政策。如果政治精英们不改变贸易和财政赤字政策,那美国将继续走向衰落,而中国将会持续兴盛。
关于作者:
查理·W·坎布尔是海湾石油公司(Gulf Oil Corp.)的前高级副总裁,目前居住于纽约市的伍德斯托克小镇(Woodstock)。
译者:席芊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