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何  >>  正文
金何:防范小孩被拐的不同安全属性
金何
2015年09月24日

上海一小学一年级某学生险些被冒领拐走,学校也在第一时间发出告家长书,提醒家长一定要在放学之后注意孩子的人生安全。后经警方调查发现,此事或为误会是一场乌龙。

就在19日,由民政部开发的“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也上线了,截止到目前,该平台访问量已突破450万人次。

全社会联动下,先不论是否能让人贩子无处遁形。从有孩子的家庭一方来说,对待孩子的安全以及安全防范的教育,应该有所区别,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从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公布的儿童信息看,被拐的孩童以幼童居多,这里面涉及到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贩子的角度看,年纪越小的孩子,认知和防范能力都没有,容易拐走。而从买进儿童的家庭来说,为了防范买进的孩子年龄大,事后节外生枝,自然会选择年纪小的孩子。

所以不难看出,未上小学之前的幼童的安全防范,责任全在家长以及幼儿园的身上。我们都在唾斥人贩子的可恶,但失踪被拐的孩子家长,难道就没有一丝责任吗?多数情况下,没有防范的安全意识,人贩子最终才有可乘之机。

另外,分析孩子被拐的常见区域,也能给家长的防范提供必要的帮助。很多被拐的孩子,不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也不是在偏远的乡村,人贩子多数情况下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县镇上下手。这一点也能从很多被拐幼童的信息上得到确认,很多孩子的家都是在县镇的马路边上。因为城市里,原本人们的防范意识就高,同时由于大家都住在楼房里,幼童一个人下楼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由于城市人多,且监控无处不在,即便人贩子得手,逃跑很容易留下痕迹;乡村人少,村民对外来的生人警惕性很高,陌生人不容易混进去;恰恰在县镇上,居民都是低层住房,幼童在大街上玩耍很常见,同时县镇上人不多不少,监控也没有城市多,得手之后逃跑很便捷,所以人贩子大多时候选择在这种地方下手。因此县镇上有幼童的居民,如果家恰好又在马路边上,平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尽量别让孩子独自走出家门,毕竟开着车的人贩子把幼童掳上车再扬长而去,不需要超过10秒!

对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来说,在安全防范措施上应该有别于幼童的防范措施。除了家庭和学校的安全防范以外,想必很多爸妈也对自己的孩子时刻进行着安全教育。但多数情况下,很多家长都像这位上海的爷爷一般,在防范上未免有点神经过敏,有孩子的家庭似乎成了惊弓之鸟,仿佛出现在身旁的任何一个陌生人,都是来拐自己的小孩的。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今的家长如此杯弓蛇影呢?

人贩子的猖獗肯定首当其冲,但这仅是一点,目前在对小学生的安全防范上,家长其实陷入到了三人成虎的局面。如今获取信息的渠道方便快捷,加之拐卖儿童的信息又是铺天盖地,因此很多家长被“拐卖孩子的人到处都是”的“拟态环境”俘获了。所谓拟态环境,是大众传媒信息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非客观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拐卖孩子的信息因为联动发布的原因,网上到处都是,所以会让很多人产生“到处都是人贩子”的错觉。

其实在社会防范的联动机制下,人贩子早已不再觊觎小学门口的孩子了。况且在上海这些大城市里,儿童安全防范上,家长、学校、警方、社会早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联防机制,人贩子想下手也无从下口。

陌生人搭话不要说,陌生人敲门要在潜意识把他当成坏人……家长有防范意识值得肯定,但也不必过敏。过度宣扬外部世界的可怕,会让孩子难以构建对外界信任和善待他人的正常世界观。世上虽然有人贩子,但多数人看孩子的眼神还是善意的,假如都像上海这位爷爷太过敏感,那就未免因噎废食了。

幼童全程监护,上了小学的孩子除了防范之外,对其的安全教育要恰当,既不能少也不能过度。加上舆论的联动效应,再配合警方高压打击,就能构筑起孩子安全成长的铜墙铁壁。而要想真正铲除滋生人贩子的土壤,必须从源头杜绝人们传宗接代的意识,这一点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专栏作家,文章见于思客、上海观察、南方周末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