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家中国媒体报道了“中国游客哄抢‘福袋’,最贵52万每只”,“抢完马桶抢‘福袋’中国大妈炒货无敌”,并刊出图片,有的甚至配发了讽刺内地游客的评论。随后,这些报道顺利登上了国内许多门户网站的显著位置,成为新年后的舆论热点。
追根溯源,这些报道都来自前天日本亚洲通讯社下属的汉语网站“日本新闻网”的一篇有关新年购物热潮的配图短文。全文只有240个汉字,两次提到中国游客的原文是“排队抢购福袋的人数超过了7000人,中国游客的身姿也到处可见”,以及“金银首饰福袋和衣服类、生活用品类福袋成为中国游客的抢手货”。
作为一则日本国内新闻,字里行间传达的一个明确信息是,“福袋”抢购主力是日本本国的消费者,中国游客积极加入其中。文章未提及那只装了几瓶葡萄酒的最贵“福袋”是被谁买走的。再看图片上的排队的消费者,无论衣着还是外表,真没见有几个“大妈”的身影。
相信绝大多数中国受众是通过中国媒体,看到的这篇被我们自己的编辑和记者包装起来的报道。看文章下面的跟帖评论,很多人愤愤然,接踵而至的是“素质低”、“丢人”、“人傻钱多”,甚至“不爱国”之类的评价。
本质上讲,日本人办的这个汉语“日本新闻网”是日本对华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紧随“福袋”新闻的是与日本政府政治、外交和经济政策有关的宣介性报道,凡提及中国的大都与海洋纠纷、慰安妇和经济衰退有关。抢购“福袋”是以新年购物热“软新闻”的角色出现的。
日本商家新年卖“福袋”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商品是商家提前包装在手提袋里的。买“福袋”是为了给新年讨个好彩头,现在越来越成为商家促销的一种手段。日本媒体报道,其实“福袋”中也不乏滞销货,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屡屡晒出令他们失望的“福袋”商品。
日本新闻网应该对自己“无心插柳”的这篇短文在中国的二次乃至三次传播感到满意。对媒体而言,转载就是王道,形成舆论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传播效果。
至于中国人如何以不利于中国人的方式包装他们的报道,并且形成自我贬损的舆论漩涡,他们应该不会操心。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成熟的国际传播机构会立刻总结成功传播案例的模式和渠道,为未来更大的议程积累经验,何况这家媒体来自于日本,一个“历史问题”还没说清楚的高度敏感的技术型国家。
两相对比,就会出现几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些精心包装这篇报道的中国媒体何以如此轻易地成为日媒的传声筒?它们为什么不惜违背新闻操守,急切地把本国游客塑造成负面的形象?国内受众为何总是对这类二手乃至三手的抹黑同胞的报道趋之若鹜?
媒介现象是社会心理的表征。在五千年文明史的桂冠之下,中国人从不缺乏自豪感和自尊心,但向来缺乏对自身民族劣根性反省和自我批判,尤其擅长伸直了脖子围观什么热闹,鲁迅时代是看杀人,现在是看照片。
“青春痘长在哪里不揪心?长在腰上!错!长在别人的脸上。”春晚上赢得一片笑声的“脑筋急转弯”,正是国人心态一个写照。
习惯性给人贴标签,却从不反思自己头脑中的沟壑和分裂。擅长脱离事实和常识,把批判拔高到人格和道德层面。贬损了同胞,仿佛真地就把自己置于道义高地之上了。
在香港之后,低端中国游客瞄准日韩,高端游客始终是欧美的常客,这是不争的事实。去日本旅游和购物的中国人中,老年人和年轻人居多。抛开游客的身份,这些人在国内舆论生态中还有很多身份,在养老、医疗、教育和就业语境中,他们是被同情与被声援的对象。
消费社会中购买力总是流向那些性价比高,购物体验好的地方。这是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常识。媒体和受众以不爱国批判赴日游客,又对国内购物环境和体验亟待改善的事实闭口不谈,本质上是以“道义”绑架了“爱国”和常识。看着本国游客在别国像饥饿的牛羊一样涌进一家家专门给他们开设的店铺,大包小包地把马桶和电饭锅背回国。除了爱不爱国,对媒体和他们的看客而言,这样的景象难道就没有其他解读的角度和维度吗?
如果媒体可以严格按照新闻操作规程办事,那么这则新闻可能不会被它们选中也不会被广为转载。如果受众能够有意识地甄别信息产品的真伪,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那么很多不实报道和劣质新闻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如果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把持不住自己的底线和操守,那么就会不断地制造低级趣味的受众需求,并且被这种需求引向更低水平的信息加工和包装。
追求卓越的道路,无论在哪一行,都举步维艰,但自甘放弃的堕落却只是一念之间。
在国际传播的层面上,如果一个国家对媒介生态中的“环境污染”疏于治理,那么就大大降低了别国对外传播进入本国媒介市场的成本。试想,如果中国的媒体总能够拿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评论和图片,那么整个社会的文化和信息生态都将焕然一新,许多原本建立在道德高地之上的“大棒”都将回归基于理性、常识和规律的建设性讨论。
其实,真正炮制“中国游客哄抢‘福袋’”舆论热潮的,是我们哄抢“道德审判高地”的嗜好和冲动。
关于作者:李洋,中国日报驻四川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