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中国的天空容得下鹰鸽比翼
李洋
2016年04月11日


资料图

3月30日,前外交学院院长、原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在一场关于世界形势与中国外交的演讲中说,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没有把握大局,当今世界的大趋势是和平和发展,不再是战争和革命,这份报纸总刊登一些极端的文章,胡不应该把世界讲得一塌糊涂。

4月7日,胡锡进通过长微博回应,说吴是中国旧外交官的思维方式,认为只有他们自己懂外交,认为媒体插嘴完全是添乱,是民族主义的根源。但环球时报依然把吴看做重要撰稿人,会继续刊登其来稿。吴的秘书随后表示吴不会再做评论。

这次公开点名的交锋一方是资深外交官,另一方是以敢写出名的意见领袖,虽然只有一个回合,但却引发一场规模不小的讨论,很多人纷纷站队。我更愿意把这场公共领域内围绕世界和中国外交的讨论看做两个不同的意见阵营之间一次建设性的交流尝试和自我表达。这有益于中国外交。

不论是南海岛礁争端,还是对美政策,中国需要在强硬和克制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次胡和吴的交锋就是这种平衡的两端。希望这次公开的交锋可以在将来引发更多有关具体外交问题的建设性讨论。不论是吴大使,还是胡总编,包括他们各自的支持者,参与讨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国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世界。

吴建民和胡锡进有不同教育、职业和生活履历,他们对世界和中国处境的看法自然有很大的差异。吴建民1939年出生在战火中的重庆,1959年北外法语专业毕业后就参与到外事和外交事务中。他对战争和革命年代中国遭受的痛苦有切身的体会,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发展成就推崇备至。

胡锡进今年56岁,1989年北外俄罗斯文学硕士毕业后到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工作,他目睹了苏东剧变,随后去南斯拉夫和伊拉克做战地记者。可以说,美国以民主和正义为由给其他国家造成的伤害影响了他对世界的看法。

母国的战火成就了鸽派;他国的战火造就了鹰派。

他们对国际形势存在不同的看法再正常不过。美国在制定对华政策时有时也会面对意见相左的两派。好的对外政策和战略往往是不同阵营相互妥协的结果。中国也不例外,尽管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文化。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需要一个活跃的公共领域,为外交问题讨论提供空间和可能,这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这些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为核心圈子内的政策制定者提供必要的参考。也许公共领域的讨论不会左右政策的走向,却完全可以促成政策的调整和校正。

外交从来都是内政的延伸。公众参与讨论与他们利益直接相关的外交政策和问题可以有效减少政策落实和解决问题时来自国内社会的阻力。没有社会支持和理解的外交政策,很难走到底。

公众广泛参与涉及外交问题的讨论,可以提升全社会的外交意识,培养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公众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维护国家尊严,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外交意识不是把每个人变成外交官,但却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的理性思考和讨论。

中国需要这样的公民,不论他们是鸽派还是鹰派,理性不是哪一派别独享的特权。但公众最终会在有理有据、逻辑性强的辩论中获益。现实生活中我们看惯了一些人“扣帽子、抓辫子和打棍子”的“三板斧”,把对事情的讨论上升到对个人的攻击。

懂得理性思辨,有外交意识的公民可以是友谊的使者、公共外交的大使。同样,在必要的时候,他们还可能是不穿军装的战士,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自觉捍卫中国的主权和核心利益。

吴建民和胡锡进的辩论非但不代表公共领域的断裂,反而表明了中国社会迫切希望国家在对外事务中更好地适应形势,捍卫国家利益,更加主动地介入国际治理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和公民意志。

这种讨论未来还会有,而且会更加深入和具体。我们期待中国外交从中受益。橄榄枝,能落下和平鸽,也能容得下鹰隼。不论强硬,还是温和,只要坚定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外交都能够获得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关于作者:李洋,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