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中国将以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陈新光
2016年07月06日

2016年6月26日至28日,第十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天津举行,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嘉宾与会。此外,阿富汗、加拿大、吉尔吉斯坦、捷克和斯里兰卡等国的元首及政府首脑也出席了论坛。与会代表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主题,按照"重设体系"、"重塑增长"和"反思创新"三大议程,从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转型影响、索求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密码,寻求推进转型的新途径开展了200多场的专题讨论。在当今全球经济深处低迷漩涡,中国经济毫无悬念地成为今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外嘉宾最为关注的焦点。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相对于前三次工业革命而言。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依靠母机生产线实现了批量生产;20世纪70年代后,依靠电子系统和信息技术实现的生产自动化,美国引领的互联网革命深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曾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触及经济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可植入技术、数字化身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智慧城市等将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重塑全球生产、消费、运输与交付体系,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随之应运而生。从人工智能到机器人,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正在重新定义各行各业并重塑社会准则。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管理委员会成员李·豪威尔认为,"我们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始于本世纪初的这场工业革命,以新技术的涌现为特点,不断融合物理、数字与生物世界的界限,这主要得益于科技的不断创新。"

第四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中国已做好准备,实施创新驱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涉及的各主要领域,全世界也都期待中国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国际合作,完善相应体系,领航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转型,发挥其关键作用,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与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好接轨,推动着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可以说中国已具备成为时代技术先锋的条件。只是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不同,这次中国拥有更多的技术储备,产品可以更快地进入市场响应客户需求。过去,中国科技企业在核心技术、核心元器件方面与世界领先企业的确存在差距,但经过多年发展,差距正逐渐缩小,正在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转变。中国在无人机、太阳能和超级计算机等新兴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联合国贸发组织2016年6月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认为,中国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根据普华永道的测算,未来10年到15年,中国经济的体量还会继续稳定增加,可达20万亿美元。该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卫军认为,中国新增经济体量的质量将因为新科技运用、注重环保和协调发展而提升,新经济的发展会加快带动整个经济体的转型,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正如通用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段小缨所说,借助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力量,哪怕是1%的效率提升就能带来3200亿美元的增加值,形成对经济转型的撬动,这是传统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面临的巨大机遇。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促进新经济秩序的建立。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型企业,都在积极通过数字技术寻求新的动力,以实现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压舱石"

出席本届论坛的各国嘉宾对中国经济态势如何?中国转型何去何从?中国动能如何孕育?都予以十分关注。出席论坛的各国嘉宾通过论坛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和交流互动,对中国经济的脉动清晰呈现:即新的动能正在孕育,新的产业加快聚集,新的活力充分释放,中国经济不仅底气十足,并向世界发出这样清晰的信号:中国经济处在调整转型时期,经济增长短期难免有起伏波动,通过推动结构调整来促进结构转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2016年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压舱石"的角色没有改变。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本届论坛作主旨讲话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经济面对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没有搞"大水满灌"式的强刺激,中国政策的"工具箱"做好了应对更大经济挑战的政策准备。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的全球角色,本届达沃斯论坛上传出了坚定的声音: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格局不会改变,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因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14%,中国经济增量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达到25%,大概1/3的增量来自中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之内,这一格局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出现了三个变化,即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化。总的来看,中国经济运行可以用"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八个字来形容。以2016年一季度为例,中国GDP增速达到6.7%、CPI涨幅2.3%、新增就业318万人,我们确定了一个经济的合理区间是6.5-7。仅从上面这三个数据就充分表明,虽然经济增长的速度有了变化,但是它还在合理的区间,但从长远看,中国经济今天增长速度稍微慢一点,通过创新转型和调整到位,未来能够对世界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本届论坛上,国内经济界和学界对中国经济的"看好",也得到国际商界领袖的普遍首肯和认同:中国经济有着良好的基本面、庞大且不断发展的市场,以及为资本提供强大支撑的优质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最终能够实现成功转型充满为信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引发了全球关注。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用新理念认识中国经济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方关注的焦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宏观政策也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将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力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灵活适度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资源更多地引向有利于补短板、增后劲、上水平的领域,引向有利于促进转型升级的领域。中国已经进入新常态,只有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一方面发展新兴产业,一方面加大对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化,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足、空间广,前景光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9亿多劳动力,有着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国,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大国,也是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大国。中国还是世界上第二大消费市场,中等收入群体数以亿计,而且在不断地增长。农村的贫困人口也在逐年减少,城镇常住人口每年增加上千万,可以说这是一个在世界上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是一个可以开发人的潜能的巨大舞台。外国的投资者,当然也包括我们国内的投资者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一展身手。我们对中国经济,不论是当前还是未来都持乐观态度。乐观是充满信心的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心引导预期,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力量。

这届论坛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为主题,可以说也为人们寻求发展转型的动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现实意义。在新的产业形势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已经不能靠跟随、模仿的方式来振兴经济和产业,必须靠自主的科技创新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转型的力量,恰是中国经济寻求新动能的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在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理念,尤其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为中国迈入新的工业时代铺就成功之路。"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运用好创新的理念,就需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就需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广泛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不同领域融合发展,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平台,汇聚各方面力量加速创新的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机遇,寻求转型的力量,共同打造经济增长新的引擎,推动世界经济在转型中走向稳定复苏,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李克强总理在本届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也回答了世界各国嘉宾共同关心的世界经济复苏问题,并就中国政府对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提出了三点建议:即一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需要积极实施结构性改革;二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必须加快转变转型升级;三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离不开高效有序的全球治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孕育兴起,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呼吁世界各国面对共同的挑战,惟有同舟共济,才能立己达人,致力于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

【责任编辑:管理员】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