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一个记者的自白 ——《聚散天地间》书评
李洋
2016年08月05日

故乡。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读了散文集《聚散天地间》,作者是中国日报社资深记者赵焕新老师。这本书集合了赵老师近十年来百余篇作品,篇篇来自国际传播一线,有故事,亦有心绪。国内出集子的新闻工作者不少,但英语记者的汉语作品不多。这本书不大,却可展露“中国故事”的世界情怀。

从故事范畴来说,此书涉猎甚广,对写书人和编书人都是挑战。从日内瓦到哈瓦那,从美国的怀俄明到青藏高原,从祖母的围裙到一只麻雀,从陈忠实到赵启正,不一而足。但读毕掩卷,却感到作者刻画的人物、描述的场景、追忆的往事,就在身边,在眼前,也存在于自己的记忆中。

散文,形散神聚。这本书的“神”就是作者心底一种真诚的人性关怀。国际传播就是讲述与人有关的故事,把人写活,就是在捍卫真相、公平和正义在传播意义上的尊严。书中很多文章读起来,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就像一个知心朋友一样带我们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引导我们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一些情怀和感慨来得如此自然,以至于几个故事就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人卸下日常的伪装。他在追忆祖母时写道:“重病卧床的奶奶终于解下了围裙,把它放在房间的一角。我坐在床边,眼光落在条沾满油渍、泪水,笼罩过换了和温暖的围裙上,心想,这围裙围住了奶奶一生的时光,也维系了我们一家实实在在的幸福……”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记者、文学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其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中说:“那些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一朝被抛入史诗般深刻的大事件,也就此成了大历史的一部分。”每个人的祖母单独说往往都是家族的小人物,但当她们走到一起时,何尝不是一段民族的大历史?

这本书读着不累,作者显然在语言上下了一番功夫。英语讲究言传,汉语重在神会。一个常年用英语写作的人写起汉语文章,总不免有些“翻译腔”。但这本书的语言晓畅,娓娓道来。作者有多年国际传播领域的工作经验,这给他的母语写作创造了更加宽广的视野,很多地方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解读空间。不仅如此,作者的汉语表达颇具古风,讲究节奏和留白,书中多处娴熟自然地运用文言和诗句,言简而义丰。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多幅精美的手绘插图,搭配文章,让这本书颇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小品散文集的风貌。翻开让人沉静,掩卷留有遐思。数字时代的今天,这种细腻的手绘插图可算出版业的业界良心。

作者毕竟不是专业的文学创作者,书中有不少涉外报道的经典篇章,不论是采访手记还是新闻写作,作者都展现出了一个优秀的国际传播记者的素养。他坚定地捍卫国家利益,立体地报道中国现实,建设性地点评国际事务。可以看出作者在这些篇目的选择上破费心思,小切口,大视野,富有个人的观察和角度。这让那些较为专业的文字也颇具个性,与书中其余篇章搭配得当,相得益彰。

相比作者,我在国际传播领域是晚辈。读这本书也激发了我对这份工作本身的思考。要以中国话语体系,以符合海外读者接受习惯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究其根本,必要有对土地的深爱,对人性的悲悯。不论哪个民族,何种文化背景,什么政治制度,这两点都是人与人之间促成心灵契合的“公约数”。

读完本书时,我正在由北京去往上海的高铁上。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黄河岸边恰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作者在开篇中写到:“于情也罢,于景亦然,人生就是不断的聚散”。我想正是因此,我们才更应珍惜每次与情的邂逅,与景的际遇,哪怕只是刹那。把它写下来,也就有了超越聚散本身的永恒价值。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