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 因此,我给他的演讲“点赞”
李洋
2017年01月19日

习近平主席周二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主旨演讲没有让期待的人失望,更让很多听众眼前一亮。

这是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出席这一活动。习近平和他阵容强大的代表团到达沃斯绝不只是去听会的,他们要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带来中国智慧。

自1971年达沃斯小镇迎来首次论坛,这个扛着世界经济大旗的讲台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由西方精英占领。将近半个世纪,都是西方在告诉世界的其他地方,它们哪里做得不对,它们该做什么。

在演讲中,习近平希望世界更加辩证地看待全球化,他认为创新、合作和改革是解决当前世界增长乏力、发展失衡和治理落后的关键。他还郑重宣示了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承担大国责任的决心。

他的演讲放在大历史时段内,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他的演讲不仅代表了中国的崛起,更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集体觉醒,它们愿意为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全球秩序与发达国家携手努力。

尽管它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但它们在西方主导的制度安排中依然处在从属地位。这种贡献与地位失衡扭曲了全球秩序,加重了全球化体系内部的张力,长远看来也损害发达国家的利益。

当今的世界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长期从其他国家的损失中获益,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全球性危机中独善其身,养尊处优。但很多西方国家还抱有零和游戏的旧思维,看不清人类越来越成为利益共同体的新趋势,它们选择狭隘的保护主义和对抗,对开放和合作犹豫不决。

新技术的进步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政治决策机制落后将错过追求全球包容增长的历史机遇期。

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明证:如果结构性失调不及时调整,错过最佳的改革时期,那么要用漫长的时间才能弥补损失和矫正轨迹。

某种程度上,习近平在演讲中说出了很多人想说的话。不难理解,为何他的这次演讲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与许多擅长说教和布道的西方演讲者不同,习近平在演讲中从未,哪怕试图,去占领道义制高点,尽管中国的发展成本身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习近平和他的领导集体看到的更多的是发展中的问题和隐患,中国38年的改革开放不是躺在成绩上走过来的,而是在披荆斩棘和惊涛骇浪中闯出来的。中国拥抱了全球化,受益于全球化,也通过全球化让许多其他国家受益。

2012年以来,习近平和他带领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很多艰难的改革,取得了很多原本看来不可能实现的突破,更克服了很多原本难以预料的困难。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论面对怎样的质疑、批评甚至恶意侮辱,中国展现出的这种稳定性是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是对那些唱空中国,敌视中国势力的最有力回击。他们能够对中国指手画脚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尽管改革和转型有阵痛和阻力,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习近平和他的领导集体在过去五年内展现出的决心、勇气、自信、远见、定力和执行力给中国带来的变化超过很多以往的五年。他们用行动而不是空谈凝聚人心,共克时艰。

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正从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获得了100多个国家的支持。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越来越展现出大国的担当。过去五年,不论国人还是世界,都意识到中国不仅要韬光养晦,更在追求有所作为。

习近平和他的团队在过去五年的表现增加了他演讲的力量和可信度。他不是空谈的人,而是一个有着丰富基层生活和工作经历的,有朴素实干精神的领袖。习近平这次演讲的内容,以及他谦虚、自信、坚定的演讲风格无不给世界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中国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更是一个与其他国家平等相待的“地球村”的成员。

“黑天鹅”事件频发,特朗普的执政路线还不明朗,习近平在这个时刻,在焦虑情绪弥漫的欧洲的核心地区发表这次演讲,很大程度上也迎合听众的心理,他们急需看到一个可信而坚定的大国领袖勇敢地站出来。某种意义上,习近平的演讲就像一剂镇定剂,让听众们安静下来,思考未来的方向和作为。

当然,一次讲话绝不是解决世界经济困局的万灵药。但它的确昭示了世界勠力同心的方向。这是一次成功的演讲,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由正确的人,以正确的方式,讲给了最需要它的听众。

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说:“你不会成为油灯,除非你把夜晚扛在肩头。”有些演讲之所以能成为照亮前路的灯塔,是因为它们的作者始终把黑暗中的水手记在心头。

因此,我给习近平主席的演讲“点赞”。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