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人民的名义》真的火在尺度上吗?
李洋
2017年04月13日

“《人民的名义》尺度真大啊!”

这种关注背后,是公众对反腐败更大的期许;这种感叹背后,是公众对执政党能够以如此写实和坦诚的方式正视自身问题的赞许。

谍战片、抗日剧、穿越剧 …… 见证了“黄金时间”变成“垃圾时间”的轨迹。就在观众对国产剧产生与对国足相似情愫的时候,这部反腐正剧粉墨登场,改变了很多人对国产电视剧的看法。

“韩粉”中前段时间还有人发问:我们为何拍不出《太阳的后裔》,并总结道:给文艺加点政治是其成功的秘诀。《人民的名义》恰恰证明:给政治加点文艺同样可以叫座,但对艺术有更高的要求,而且需要更大的政治魄力和政治自信。

“美粉”也有类似的成见:美国敢于在影视作品中自黑,中国不敢。这种判断亦可作古。某种意义上《人民的名义》在写实程度上不逊《纸牌屋》。中国的主流荧幕上,同样可以有现实主义的自我批判。

老美是为了输出,而中国则更多地是反省和自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现实主义作品更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电视剧里的一小步,是中国确立制度自信的一大步。相比政府文件,电视剧来得更亲民,也更实在。难怪很多自称多年不看电视的朋友都由衷感叹,这么多年了,第一次追剧。

诚然,这部戏瑕疵很多,多少年后,我们再回头看它时,可能会发现很多粗制滥造的地方,如拖沓,如节奏,如剪切。但仿佛德国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说:“别人看我喝着低劣的烧酒,我却在风中行走。”让几亿观众天天追剧的一部作品放在国际影视圈内可能依然不入流,并不妨碍它成为中国电视剧题材突破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

瑕不掩瑜,演员在矛盾剧情中的微表情让这部剧的很多情节有很强的代入感,可以轻易卸下观众的防备和伪装。底层满足了窥探欲望,中产能在剧中产生强烈的移情和联想,而官商阶层则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不论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吸引自己的地方。都说众口难调,但反腐败题材却打穿了社会结构的壁垒。这在一个侧面说明腐败问题的严重,也说明了民众对一个更加清正廉洁政府的迫切希冀,更说明了公众坚定支持反腐败的态度。

习近平在五年前第一次以党的总书记的身份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言犹在耳,这部电视剧获得的好评和关注同时也对党的领导集体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反腐永远在路上,路上永远有人民的支持。

就在这部戏热播的同时,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被查,多省高官接连受审。这种影视剧与现实之间产生的强烈的“互文”,为该剧热播蓄积了强烈的舆论期许和观看势能。

现实如此精彩,舞台怎堪寂寞。好在这部去年拍得戏,在力道、细致和深度上放在当下依然站得住脚,经得住现实的考验。

这部戏里各个角色都有各自的人生和善恶,都是权力场域的作用对象,又是权力结构的组成部分。

“达康书记”在干部会上有句台词:“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我们就是从娘胎里来,再到坟墓里去。”其实,一个干部,要能做到无愧于党和人民,这两点之间才有意义,才不至于陷入一场高度浓缩的如戏人生。

很多人说这部戏胜在尺度,我倒觉得它有态度,才有了温度。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