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3日王守贤在山西平陆地窨院家中讲述家族的历史。 李洋 摄
我问王守贤他家在平陆这座地窨院住了多久。这位70岁的兽医随口答道:“300多年了吧!”
他就出生在这座院子里,他爸爸、爷爷和老爷爷也是在这座院子里生的。从清乾隆年间到现在15代人了,王家没有离开过这座祖宅。但王守贤说,这种情形即将打破。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县里工作,成家买房,只有逢年过节才来这聚一聚。
“这附近曾有古驿道,我的祖先建了这座地窨院,做旅馆,方便往来客商和赶路人。这里的老户都知道有家王记旅店,”王守贤自豪地说。
他床对面的墙上贴满了各种大小的家人的照片,跨度有几十年,有些已经褪色。王守贤的老伴前几年心脏病去世了,就剩下他自己住在这占地达到一亩半的大院子里。
地窨院,也叫地坑院,是晋南一带以前常见的特色民居。王守贤所在的村里八十年代以前几乎家家都住地窨院,但后来逐渐减少,年轻人离家打工,老人去世后地窨院也就坍塌了。王家的院子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
王守贤懂得地窨院建造和维修技术,2008年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房子建起来不麻烦,但就是后期维护太费工夫了,”王守贤说。
晋南地区有深厚的黄土层,多风沙,缺少石料。4000多年前,当地居民就发明了这种建造技术。考古专家说,地窨院是人类穴居生活的实物遗存。
首先要风水先生定好院子中心点,然后向下挖掘12到15米见方的深坑,七八米深。在四周坑壁上凿出拱形顶的窑洞。一条缓坡地道一头连接院子的一角,另一头也就是整个建筑的出口隐藏在离院子不远的地方。把地道口一关,外人除非从七八米高处跳进院子,再没有其他来路。
在院子底通常有两口相聚不远的井口,一口是饮水井,可以收集雨水,沉淀后使用,另一口是污水渗水坑,主要用来处理污水。用王老的话说,只要粮食充足,地道口一关,足不出院,可以住很长时间。
在整个地坑院上面是平坦的黄土地,收了粮食可以用作打麦场,地上有输送口,直接把粮食送到下面的窑洞里储藏。平坦的“房顶”上有两个石碾子,每次下完雨,王守贤都要拽着石碾子把“房顶”上的黄土压实,还要定期除草,灭蚁。如果久不维护,窑洞就会垮塌。
除了给周围村里的牲口看病,种点自己吃的蔬菜,王守贤大部分精力都花在维护和整修这座地窨院上了。
老王家的院子有十孔窑洞,住着冬暖夏凉,可以躲避风沙,唯一就是光线不大好,需要经常晒被子。王守贤说他家风水很好。“十几代人在这,出生的大部分都是男孩,”王守贤得意地说。
从八十年代开始,王守贤和老伴就重操就业,开起了家庭旅馆,接待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摸’过来的,”王守贤说。
他家有三个笔记本,供游客在上面留言。伦敦来的娜塔莉·里德2012年4月在本上用英语写道:“感谢你们的热情招待。你们的家不同寻常。我以前只听说过有这样的地方,从来没见过。住起来非常舒服。”
2014年8月上海来的游客王芳写道:“我就在晋南的地窨院里长大的。原以为只有梦里才能再见地窨院,没想到你们还保护着我的家和梦,非常感谢你们。”
一位让王守贤难忘的日本游客叫坂东定一,侵华战争期间曾在他家的院子里住过,当时王家人都跑了,回来时“院子里的野草已经很高了”。坂东定一说当时他只有17岁,这个院子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坂东定一先后三次带家人来旅游住宿。
王守贤最大的担心是祖宅的保护。他说:“我走了,可能这院子也就塌了。年轻人觉得维护起来麻烦。我活一天,就会照顾好它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