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5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闫景村李家大院,李道行,字子用,与英国夫人麦克蒂伦的塑像,背后为英国夫人楼。 李洋 摄
山西万荣县的李家大院,论规模10万平米不如榆次的占地60万平米的常家庄园,论精巧前后建了60年不如建了300年的灵石的王家大院,论名气不如早年因影视剧走红的祁县的乔家大院。
从五十年代到文革结束,山西很多大院都被部分拆掉了,腾挪出建筑材料建礼堂、学校、剧院、食堂等公共设施。李家大院也不例外,原有20组院落,拆掉了9组,但现存的这11组院落却是山西大院中被当地老百姓保存得最好的。
在文革期间,很多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很多石碑和牌匾,都被当地居民用各种方法保存了下来。他们在砖石木雕上抹上泥土,刷上流行的标语。他们把石碑沉入池塘,把牌匾搬回家做床板。因为他们觉得这座李家总有正名的一天。
尽管1938年日军侵占万荣后,这座大院的主人们四散逃难,再也没有回来,但历代村民对李家大院的保护始终没有停止,这种代际传承源自他们对这个家族行善往事的感念。
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载体。通过院落的布局和朝向,即使是外国游客也能体会到那些曾经居住于此的家族中的等级和宗族文化;通过院落功能和结构,参观者能够感受到几百年间晋商生活中的忧思;通过充满宗教意味的雕刻和装饰,游客能体会到那几代人的忧愁、期盼与欢乐。如果不了解李家的历史,那么参观这座晋商宅第与参观山西的其他大院就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差别。
李家有一面“善”字墙,整面墙上有砖雕的365个字体各异的“善”字。李家大院现存的楹联匾额多达上百处,大都提醒家人勤俭行善。李家的历史是一部清末民初的民族工商业发展简史,也是一部家族的行善史。
李家大院所在的万荣闫景村位于晋南地区,是陕、晋、豫三省交界的地方,这里是黄河从黄土高原进入华北平原的拐点,历来是文化和商贸交汇的十字路口。万荣地处河东,李家也叫河东李家。其大院的建筑风格也融合北方和徽派的特征,这在山西大院中并不多见,有雄浑宽广的震撼,也有小家碧玉的情怀。
相比其他晋商,李家发迹较晚,祖上从陕西逃荒来到晋南。从19世纪20年代,第十三代“文”字辈开始,摆卖土布、箩筐、簸箕。这三样一直挂在李家的祠堂墙上,警醒后人不要忘本。
1823年的一天,李文炳在集市上了解到陕北靠宁夏、内蒙一带的“三边地区”(靖边、安边、定边),土地贫瘠、天气寒冷,不能种棉花,多数人衣着褴褛,几口人合盖一床破棉被的状况比比皆是。当地对土布需求量大,价钱比农耕发达的晋南高好几倍。他倾其所有,组织马帮,跑“三边”贩卖土布,获利颇丰。
1827年在定边县开设店铺,同时在晋南收购河南、湖北来的土布、茶叶、药材,贩卖到“三边”,又把当地的皮货和药材运回晋南销售,后在闫景村开设“敬信义”商号,从游商变为坐商,讲究义字当先,用人得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随后第十四代“敬”字辈和第十五代“道”字辈是李家生意的黄金时期,从1862年延续到1937年日军来犯。两代掌门人分别是李敬修和他的长子李道行。鼎盛时期,李家在全国15个省区的40多个市县经营有100多家店铺,西到喀什,东到上海,北到呼和浩特,南到长沙。杂货、食品、药材、纺织品是李家的四大拳头商品。
第八代时候,李家从陕西逃荒来到闫景村,当地人对他们很好。李文炳之后,家境转好,历代当家人秉持了仗义疏财、广做善事的传统。这一传统随着财富的积累被逐渐发扬光大。李家在1877年旱灾、1894年洪灾、1900年旱灾、1928年旱灾、1929年旱灾和1938年洪灾中组织过六次大规模的赈灾救助活动。最后一次,是在逃亡过程中举债救灾。
李家开设粥场,不限量,吃饱为止,粥要稠到碗里插根筷子要能立住的标准。李家的赈灾粥场不是短期的,要开到来年麦收,农民有了余粮,才算结束。
李家行商路上遇到的乞丐、难民,或者那些登门乞讨的穷苦人,李家有规定不会让他们空手而归。
李家这座大院建筑质量极好,很多细节独具匠心,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家以工代赈,延长工期,多给工钱,施工队感其恩,全部拿出绝活,不敢半点马虎。李道行宅子里有面精致的花墙,每个方块虽然是由普通砖瓦拼接成,但每组图案绝不重复,而且异常坚固,在山西大院中绝无仅有。
财富聚集,大多用于拓展买卖,行善和投资当地教育,李家家法严格,严禁奢靡。李敬修1918年去世前,堪称“晋南首富”,但他的随葬品只有几匹土布,象征李家白手起家的根基所在。文革初期,红卫兵挖开他的坟墓,试图找到金银,但最后悻悻而走。
值得一提的是,李家最后一代当家人李道行,他1907年至1914年曾留学英国在位于苏格兰的皇家实业学院学习纺织,并娶回一位英国夫人麦克蒂伦(可惜麦氏1918年病逝于家中,她的温良娴淑、热情纯真得到了乡里的广泛赞誉),两人育有两男三女,后来还收养了一个李道行在街上遇到的一个孤儿,视若己出。此外,李道行的院子也是山西绝无仅有的中式与哥特式融合的大院,室内装潢是英式风格。
李道行大力倡导工业化,对家族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革,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若非日寇来犯,李道行很有希望完成李家从农到商,从商到工的转变。在李道行举家逃亡之前,一直没有停止捐献钱财和武器,积极支持抗日。就在他们离开闫景村前,李家大院依然在扩建。
1938年到1945年日军长期在李家大院驻扎,后作为地方政府办公用地。解放后,李家大院长期被用作学校,08年后辟为景点,李家的后人现在遍布全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偶尔有后人来参观,按着族谱上的分支,寻找自己的位置。
很多当地村民说,李家行善影响了当地的民风和家风,几代人过去了,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万荣县李家大院文化研究顾问张刚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清末民初那个动荡的时间段内,李家的生意能够蒸蒸日上,行善功不可没。行善一定程度上也为其经营生意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缓解了当地的社会矛盾,改善了乡民生活,净化了家族心灵,是一举多得的理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