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兴业靠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最终要靠一大批人才来推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乡村人才,年轻人是最活跃。关于青年返乡,研究的文章不少,结合实际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职业要体面,收入要可观。其中,职业体面是前提。收入可观是另外一个条件。年轻人现在花费很大,回到农村首先要解决收入问题,但传统种养业一般很辛苦且收入不高。所以,年轻人到农村不喜欢干一产,喜欢二三产业,大多从事产后服务业,特别是创意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据商务部通报,2017年全国农村网店达到980多万家,从业达到2800多万人,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当然,让年轻人留下还需要一些配套,就是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要尽快一体化,农村要比过去更美,也要比过去更亮,生活现代化水平更高,尤其是网络要更快更便宜,城乡之间的交通还需要更便利,让他们在城乡之间来去自如。
只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逐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还会有更多年轻人在农村干事创业。
乡村振兴,仅仅盯着返乡是不够的,还应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各类人才到农村。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在返乡群体之外,还要关注下乡群体,加上各类社会力量参与,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
欢迎哪些人下乡?一号文件点了八个群体:“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这些都是乡村振兴急需的人才领域。
不仅如此,一号文件还提出,“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新农民”。也就是说,除了鼓励原来出去打工现在又回来的农村人干农业,还要欢迎各类的白领、海归、博士、高管等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为此,国家也及时调整了政策。2018年元月国务院常务会通过 《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意见》,返乡下乡人员一体看待,城市农村创业政策一体享受,如原来城市创业者首次创业且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有补贴,现在农村同样可以;这个意见还提出,实施促进农村创业的“五个行动”,为各类人才到农村提供便利和帮助。
可以预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会有更多的人才到农村创业,国家也会继续调整和出台一批无论返乡还是下乡人员的城乡一体化创业政策,让农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土。
一号文件提出,“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创新,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目前开展人才培养的路径大体有政府、高校、企业三大类,政府的培养投资很多,规模很大,但是个性化明显不足;高校的培养理论很深,很成体系,但是实践能力差;企业的培养往往题目很新,但是体系很差,良萎不齐。适应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需要,应该关注“四新”领域。
一是关注产业新业态。三产融合、六次产业有大量机会。在此背景下出现的农村新事物已经很难再说是一产、二产还是三产。如休闲农业,种地叫一产,加工是二产,吃住是三产,城里人到地里体验生活更难确定是哪一个产业。
二是关注发展新方式。今后农业发展不是动员人人都去种地,整个农业经营要向社会化迈进。我们常讲美国农业很发达,200多万农民养活了美国还大量出口农产品,但每一个美国农民背后平均有八个农业服务人员在支持,1500万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才是幕后英雄,未来中国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三是关注人才新需求。特别是年轻人,传统的养猪、养牛不喜欢,但创意农业、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等却十分喜欢,是创业的重点领域,需要人才培养体系相应跟得上。
四是关注学习新方式。今天的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手机可以,看书也行,沙龙受欢迎,而正襟危坐式的学习越来越少,于是学习产品的供应也需要改进。
由此,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政策要改进:一是调体系,科学确定培养目标、内容和配套扶持措施,适应乡村振兴和人才发展的现实需要。二是变方式,更加灵活,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更加个性化,努力形成“蚂蚁雄兵”态势。三是做定制。多搞一些调研,从需求侧倒推供给侧改革,有的放矢开展培养。四是搭平台,重视乡村人才的组织化建设和交流融合,多提供互相学习碰撞的机会,其产生的成果可能比培训活动本身还好。更要按照一号文件提出的“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形成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生态圈和协作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