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别了,一个有趣的灵魂
李洋
2018年03月23日

李敖驾鹤西去。对台湾来说,那是祖国的方向;对李敖而言,祖国才是他的故乡。叶落归根,其实他本就从未离开。

在一个岛上一呆就是近70年,李敖的视野却从未囿于地理的边界。他始终从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中汲取营养,家里的几十万本书就是他再造的精神故乡。那些分门别类,靠剪刀和胶水组建的庞大的资料库是他100本书的基础,也是他维持自己与祖国文化认同的纽带,更是他骂人时旁征博引的“弹药库”。

被他骂过的三千名人,活着的应该暂时松一口气了,因为他走了。死了的则要紧张起来了,因为他真的来了。他始终与时代保持着这几十万本书的距离。进可攻,入世骂人;退可守,进屋剪贴,为再骂人准备弹药。

与一般躲在书斋里的死心眼的“书袋子”不同,李敖这个袋子两头儿透气。书本从这头儿进去,被他分类剪碎,贴到纸上,放进资料库,那头儿则是他的笔和嘴。他可谓最后一代擅长实用考据的传统文人。只不过真正的考据学家是为了治学,李敖则是为了骂人。

一个聪明、勤奋、善辩,终其一生在史料中找段子骂人的李敖,一旦开口,在台湾还真没有几个人能在短促的交锋中占到上风。他的风格像极了泰森,几个回合,凭借充足的爆发力、速度和躲闪就足以击倒对手。何况他选的骂人对像有这样的规律:凡是大家,必是死掉的,凡是活着的必是业余选手,但大都有社会地位和影响。

用历史典故和段子骂名人,说白了是给围观者,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一种捣毁圣像般的发泄机会,制造一种虚幻快感,在这个移情的过程中,他则自塑为民代言的侠义形象。反权威是成为权威的捷径,也是圈粉的妙招。

李敖永远只破不立,以破为立。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凡事坚持下来就会有辈分和形象的资本积累。历史增加了他的说服力,段子则丰富了他立体的性格,给人制造立体的亲近感。

李敖的100本书,大都是发泄自己和供年轻人发泄之用。96本盗版书很多包的是色情书刊的封面,给年轻人看的嘛。李敖后期很多所谓著作,不过是他电视节目的校本或杂文的合集,索然无味。他的文字掰开揉碎,就会发现,史料是史料,情绪是情绪,时事是时事,就像消化不良的排泄物,时间长了风干了,也就碎掉了。他没有创造的心思,也没有创造的能力,最擅长的是剪书和粘贴。毁书不倦。

放在岛内的思想界、学术界和文学界,李敖有一席之地。视野再拉远一点,在国内,李敖的身份首先是脱口秀主持人和作家,至于学者、思想家、文学家的身份,他还是扛不起来。不要因为能骂鲁迅,就获得了比鲁迅更高的地位。

他很真诚,至少表面上是。这是他的优点。放荡不羁的人不是因为本性,而是因为他们大都给自己制造了一种唯我独尊的幻境。一辈子制造和维护下来,真的也就舍我其谁了。李敖就是这种,比同辈人更加野蛮地阅读和为了战斗而准备考据资料,最终把他的这个幻象维持到了生命的尽头。

大凡这种生活在自我幻象中的人都是极好的演说家。因为要别人信,首先自己要信。让自己信最好的办法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大都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深信不疑,因此总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言为心声,他们的心就是那样,演讲起来才动听。

至于李敖标榜的所谓大时代背景下坎坷传奇人生和求学经历。只是一个跨界名人为了维护和丰富公众形象包装的简历,也是自我幻想的砖瓦水泥。一个擅长考据的人,怎会放过自己的历史。其实,每一位经历了上世纪民族国家风雨的老人都会有一段曲折的过往,只不过他们大都选择了遗忘,讳莫如深。活到今天,他们配得上他们所遭受的苦难。

不论如何,我们还会经常想起他,作为一个有趣的灵魂。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