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是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重要国家,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塞尔维亚人民谱写了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英雄史诗和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壮丽篇章。笔者在塞尔维亚短短的几天里,处处感受到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好客和友谊,特别是塞尔维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和践行。
中塞友谊情深意长
上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同南斯拉夫人民在东西方战场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实现了民族解放和自由。早在1955年,中国就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掀开了中国人民同塞尔维亚人民友谊合作新的一页。63年来,两国人民始终心手相连,彼此怀有特殊感情,跨越时空的真情厚谊历久弥新。南斯拉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著名影片曾经激发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曲至今在中国中老年人中脍炙人口。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塞尔维亚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援手,无私向灾区人民提供了大量救灾物资。2015年9月,尼科利奇总统赴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更是发出了中塞两国携手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世界和平、共建人类美好未来的最强音,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2009年,中塞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塞尔维亚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中东欧国家。2013年,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中塞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两国关系的战略重要性更加突出。中塞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双方就巩固传统友谊、深化政治互信、推进互利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当前,中塞传统友谊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两国人文交流日趋密切,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领域合作良好,党际、地方交流频繁。双方签署了《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议》,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大学已经开设孔子学院,塞尔维亚已经在全国100多所中小学启动汉语教学试点工作,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启动建设,将为中塞两国人民心灵相通打开新渠道。2017年,塞尔维亚成为欧洲第一个对中国全免签的国家。
中塞经贸关系务实合作取得新突破
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塞互利经贸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经贸关系已成为双边关系的重要支柱。在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指引下,双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许多市政重大设施都由中国企业承建,为发展现代化都市做出了重要贡献,收到首都市民的好评。目前,中国在塞尔维亚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已达到了15亿美元。
中塞经贸往来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据中方统计,2018年1-2月,中塞贸易额1.4亿美元,同比增长38.9%。其中,中方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70%;中方进口0.3亿美元,同比下降20%。另据塞方统计,2018年1-2月,塞中贸易额4.3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塞方出口9669万美元,同比增长41%;塞方进口3.3亿美元,同比增长38%。2016年河北钢铁公司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并扭亏为盈,为5000多工人实现了就业,已成为中塞产能合作的榜样。目前,在斯梅代雷沃的多瑙河两岸又建立起一座占地500公顷的工业园区,为中国和塞尔维亚的经济全面战略合作提供了载体,一批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带着高质量的项目落户塞尔维亚。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发展新机遇
塞尔维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16+1”合作,是中东欧地区的“领头羊”。“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重大倡议。中东欧16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塞尔维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第一批与中国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的国家,与中国加强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核心理念,为共建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发展,使合作成果惠及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各国人民。
近年来,中国企业同塞尔维亚的合作就是紧紧抓住“五通”这一主线,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一道,建设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在双边关系、“一带一路”倡议、“16+1合作”等框架内,两国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成果在中东欧地区最为突出。双方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E763高速公路、科斯托拉茨电站改扩建,形成了两国大项目合作整体推进的喜人局面,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在中东欧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在中国向中东欧十六国投资的100亿美元中,塞尔维亚已获得了20亿美元。与其他国家相比,塞尔维亚获得的金额是最多的。其中塞匈高速铁路项目是“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也是“16+1”合作的典范。2017年初,中国银行在塞尔维亚设立分行将极大助力中国企业对塞投资。目前,中塞双方正在积极探讨扩大文化、旅游、农产品贸易和开通直航等重大合作项目,相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赛友谊将会有新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上海大学兼职教授 陈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