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于7月16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这并非两位领导人首次碰面。2017年,特朗普和普京分别有过两次会晤,但都不是专门为对方而来,而是发生在两次多边场合的“会中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赫尔辛基的这次会晤将是特朗普和普京专门为彼此准备的峰会。
两国对这次会晤都高度重视、蓄势已久。今年3月,特朗普致电祝贺普京连任总统时就向其发出访问白宫的邀请。6月初,美国媒体称白宫正在筹划特朗普与普京的峰会。特朗普赴加拿大参加G7峰会前再次对俄示好,呼吁G7应重新纳入俄罗斯而成为G8,引发欧洲盟友哗然。6月底,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访俄并与普京会晤,最终敲定两国领导人的会面时间与地点。
克林顿以来的美国历届总统都有实现对俄关系转圜的夙愿,都希望能够处理好这对重要的大国关系。特朗普亦不例外,他延续了历届政府对俄关系“重启”的尝试,有所区别的是特朗普更不易被国内政治氛围所左右,一直坚定地渴望兑现对俄关系缓和的竞选承诺。他一直公开表示应重启对俄关系,甚至在推特上称愿携手俄罗斯共同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全球性议题。特朗普对普京的态度则更为“暧昧”,从未直接点名批评普京,与欧洲等西方盟友形成鲜明对比。
这次“特普会”时间的选择则充分彰显特朗普对执政地位日益稳固的自信。尽管一些人质疑特朗普在中期选举前举行会晤只会增加“负效应”,激发美国国内以“通俄”之名继续攻击他的情绪和资本,但从一些民调看,特朗普已经逐渐走出执政初期的颓势。美国“真实清晰政治”网站的综合民调显示,受访民众对特朗普工作的肯定率基本稳定在40%以上。另据盖洛普的数据,特朗普在共和党内支持率突破80%。因此,即使美国国内“通俄门”调查仍在继续,特朗普也有足够底气继续对俄寻求缓和,将美俄峰会进行到底。
特朗普还相信,会晤普京不仅不会成为执政“负资产”,还有可能成为外交领域的新突破。如果特朗普成功实现对俄关系转圜,加之此前在新加坡举行的“特金会”,那么特朗普就实现了奥巴马所未能实现的对朝、对俄关系“双突破”,这对于马上迎战中期选举的共和党而言将成为外交领域的又一“加分项”。这一步虽然有些冒险,但确实符合特朗普敢想敢做的行事风格。
然而,推动美俄关系转圜仍将是特朗普难解的“心结”。美俄关系当前已经形成鲜明的“双层态势”,即特朗普和普京两位领导人之间火花不断,但国与国的关系却陷入泥潭、难以脱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次“特普会”恐怕难以彻底化解这些制约因素。
首先,美国国内政治束缚美俄关系转圜。特朗普执政以来,由“干选门”“通俄门”引发的风波和调查推动美国国内形成新一波“反俄”“仇俄”浪潮,触发有关方面对特朗普“穷追猛打”,迫使特朗普政府不敢轻易对俄缓和。国会去年通过包含对俄制裁的法案限制总统取消对俄制裁的权力,进一步挤压特朗普对俄施策空间。在这种形势下,虽然特朗普本人对其执政地位非常自信,但“特普会”仍可能“好事变坏事”,成为美国国内继续“围攻”特朗普的抓手和武器。
其次,美俄两国战略互信依然缺失。根本上讲,两国在战略目标上的南辕北辙让互信建立变得尤为困难。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将俄罗斯变成一个中等欧洲国家,促其融入西方体系或将其纳入美欧“大西方”战略轨道。而俄罗斯则谋求大国复兴,希望成为世界“独立一极”。特朗普政府接连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等官方报告继续将俄罗斯定位为“修正主义国家”和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这样的叙述和定位只会加剧两国间已有的战略不信任。
最后,美俄两国合作领域出现迷失。特朗普政府在打击“伊斯兰国”的过程中一度与俄罗斯达成有限合作,普京也曾因美国协助俄挫败预谋在圣彼得堡市发动的恐袭而向特朗普致电感谢。但随着叙利亚进入“后伊斯兰国”时代、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等,美俄此前因反恐而出现的地区有限合作局面或将被大国地缘博弈所取代。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已经明确认为当前国家安全挑战已从“反恐”转向“大国竞争”,美俄地缘政治博弈在这一大判断下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尽管如此,也不能认为“特普会”毫无意义。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峰会本就应该聚焦更为战略性的议题。在当前美俄关系“差无可差”的氛围下,即使无法“一步到位”,一次战略性沟通或许也能为两国关系紧闭的窗户拉开一丝缝隙,透进一些双方都期盼已久的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