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单田芳走了,下回再无分解
李洋
2018年09月11日

小时候听您的书长大。您平易近人,坎坷的人生经历让很多有着相似遭遇的家庭感觉到就像邻家的长辈。不知道有多少人通过您沙哑的嗓音了解历史,参透人生。您说书,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掰开揉碎,让人彻悟。

您的声音是很多人的人生记忆,人们走到哪里就把您的声音传到哪里。曾有海外游子在中餐馆里偶然听到您的评书,顿时眼泪就下来了。有多少老人、中年人把您的评述当成生活中的背景音?您的声音和故事是他们生活中的伴侣,是一种精神寄托。您走了,您的老听众们就像失去了一个亲人。

艺术做到这个程度,堪称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没有遗憾了。

您这一代说书人可算评书艺术的绝唱。不仅学说书的人少,就连听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在京剧之后,评书越来越从大众文化向小众艺术转变。这个趋势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老艺术家在艺术上都是下过苦功的,把每一个细节琢磨和锻炼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一个说书人至少上百部书要烂熟于胸,还要把它们以恰当的方式表演出来,童叟咸宜。反观今天的艺人们,几个镜头的台词都懒得背,演了几部戏,混个脸儿熟,就成名成家,早早把自己当腕儿了。

您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积极学习新知识。这与当下文艺圈浮躁自大的氛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评书一开始是一群人围着一个人听,后来是一家人围着收音机听,再后来是一个人抱着收音机听,现在是一个人塞着耳塞听。评书一步步从乡野退回到耳机,从人群退回到鼓膜。它最初是有社交凝聚功能的,现在更多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情怀。抓住了传统艺术黄金时代的尾巴,是我们的幸运。

您几十部最精彩的作品,老铁们其实听了很多遍了。很多段子耳熟能详,脱口而出。今天我们几乎了解您每一个“下回分解”的内容,但我们依然百听不厌。因为听到某个细节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几十年前某个夏夜的傍晚,星空下一群孩子围着收音机听到那个地方时的场景。您在戏匣子里,我们在凉席上。

您的“且听下回分解”,一头牵着故事里的人物,一头牵着多少孩子的梦。

看看今天,现代文化娱乐方式更多地依靠技术对人的感官刺激得以实现,绚丽的画面、震撼的音效,连脸都是后做的。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谁还会聚在一起用耳朵摸进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呢?我们再不愿意交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更愿意退回到各自的壳里。

一百多年前,本雅明说机械复制时代没有艺术。今天,机械时代又被甩在了身后,网络时代信息极大富集,但人获得教诲、新知和快乐成本却越来越高。我们怀念您陪伴的那些时光,快乐和悲伤都如此单纯,又那么难忘。

您在不只一部书里用到下面这首打油诗:

三尺龙泉万卷书,上天生我意何如?

不能报国安天下,枉称男儿大丈夫。

今天,您走了,就在离我仅有几百米的医院。斯人已去,书声长存。 您塑造的人物永远不会老去。我只想说,看似您没有做那些报国安天下的大事,但就凭您对评述艺术的贡献,就足以一直活在亿万听众的心底。

您在是故事,您走是传奇。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