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期选举后,白宫关键人事变动成为媒体关注的又一大热点。率先离去的是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他在特朗普总统要求下辞职,成为中期选举后第一个离任的内阁级高官。
塞申斯既不是特朗普任内第一个黯然退场的内阁高官,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根据美国媒体披露的信息,接下来可能离开的包括国土安全部长柯尔斯顿·尼尔森和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凯利。对此,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不置可否,只表示自己虽然对内阁现状很满意,但也有可能更换若干官员。白宫内部人士则透露,特朗普已取消与尼尔森共赴美墨边境看望美国军人的计划,并且告诉助手希望尼尔森尽快离职。
特朗普解雇下属的随性而为有其自身考虑与原因。一方面,随着特朗普执政压力不断增大,如“通俄门”持续发酵、国内重大改革推进不力、移民政策遭遇巨大反弹,特朗普开始将责任归咎于身边官员。特朗普的过度自信导致其政策出现问题时,只会从下属身上找原因,一不顺心就使出“炒鱿鱼”这个“撒手锏”。白宫内互相怪罪的情绪不断滋长,最终导致特朗普不断重复着“喜新厌旧”的故事。
另一方面,中期选举的结果无法制约特朗普更换高级官员的冲动。民主党虽然在众议院获得多数席位,但共和党仍旧掌握参议院多数席位,甚至还有所增加。由于参议院有权批准总统对内阁级高官的任命,民主党并无能力阻拦特朗普将下属“扫地出门”并启用自己中意的官员。从特朗普与共和党“齐心协力”拼2020年大选的势头看,共和党希望特朗普能够在剩下的任期有所建树,自然不会对他更换官员过多苛责。
这种态势对白宫决策体系的连贯性造成极大冲击。随着白宫重要人员不断更迭,各部门或协调机制的重要性此消彼长,白宫决策的稳定性不断降低,而人事混乱导致的内耗则不断上升。不过,在特朗普眼中,这些都是他故意制造的“可控混乱”而已,目的就是让大家明白谁才是白宫真正的主人。
于是,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白宫逐渐形成以特朗普为强势主导的决策体系。其优点是行事果断,也就是特朗普经常说的追求“以结果为导向”,但缺点是决策不够全面,拘泥于某一具体问题和眼前计划,缺乏长远战略规划。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以“忠诚”为职业标杆的官员或将从中层不断涌入内阁。这些官员往往难以大胆质疑特朗普,而是怀有被赏识之情,主动迎合特朗普,让白宫内部决策陷入“团队迷思”和“单线思维”。由此,美国内外政策的“特朗普化”“小圈子化”将更显而易见,白宫内部决策体系的纠错、纠偏能力将遭到严重削弱。
(原文发表于《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