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写给幼升小焦虑症患者们
李洋
2018年12月20日

新年的弯儿还没转过来,开学季还有九个月,但无论幼儿园,还是家长群都在问一个问题:幼升小,你焦虑吗?

每天在幼儿园门口呜呜泱泱等着接孩子的家长们讨论的则是在某某培训学校遇到的牛娃有多猛。一会儿,等孩子出来时,幼儿园老师经常一起递出一个塑料袋:“又尿裤子了。”

……

很多幼儿园的孩子放了学,还要再奔辅导班。目标明确:就算成不了牛娃,也不能沦落为癞蛤蟆。牛娃就真的好吗?

牛娃,让父母骄傲,让他人欣赏,时刻收割着获得感,但大量心理学实验证明,这一切背后都隐藏着不断需要赞赏和骄傲填补的空虚。确切地说,他们对自我的认同是建立在别人对其的认可上,因此,一旦他们不再是焦点,或者完美形象上有了污点,这些孩子内心深处的脆弱就会显露无疑,严重者会受到恐惧和羞愧的折磨。牛娃的心理特征,与其说是自信和成熟,不如说是自卑和缺陷。牛娃,大都是自恋狂。

相反,那些普通孩子虽然表面上并没有牛娃的自信,也绝少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但他们内心对自我的认知更加平衡,更接近真实自我。他们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更能调动主观能动性,寻找背后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其实是动物的本能,只不过牛娃的喂养方式早早把这部分本能扼杀殆尽。

每个孩子都有合理的自恋需求。健康的孩子吸收身边微小情感养分的能力十分惊人,有时对孩子的过度赞美甚至夸耀往往把孩子引向病态自恋的边缘。

自恋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通常离群索居。世界上存在大量的自恋狂,其中很多人都是在争强好胜的父母的督促和焦虑中长大的。心理学家们称,这些人在接受精神分析时,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拥有幸福的、备受呵护的童年。他们对自己某一方面的才华或特长赞不绝口,但对自己被父母操控的童年的情感世界讳莫如深。

从小他们就没能作为独立的灵魂认真对待过自己的童年,缺少对真正情感的独立人格的理解,这会将他们的一生遮蔽在一种阴影之下:除了追逐名利和世俗的成功,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把内心的自卑锁进一生的保险柜,努力给自己编织一个幻象:我的童年美好快乐。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这样一个保险柜。里面装满了童年悲剧的道具和结痂,唯一有机会打开这个保险柜的就是他们的孩子。新的生命进入里面,带上父母的道具,继承他们的童年悲剧的序曲。

为人父母,就要把人当人看,而不要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延续、作品。孩子不是任何人的骄傲,也不是任何人的羞耻。他们没有理由背负你未尽的梦想。

孩子与生俱来就是独立的个体。在生命的初期,他们需要你的照顾,但精神上他们却没有理由接受你的宰治。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在更深的层次上帮助他们形成一种自我认同感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大的遗产。

孩子在一种被尊重和相对宽容的情感氛围中长大,其自我意识才会得到保护,进而激发他源自自我认同的进取心和创造力,这与那些被光荣与梦想拔苗助长的牛娃模式下形成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有着本源的区别。后者也许来得更早更猛烈,但却不可持续,更重要的后者的代价高昂,留下的是一个个终其一生都自卑又自大的精神病人。

更可怕的是这种哺育方式和心理可以遗传下去。也就是说,焦虑的父母总会培养出焦虑的后代,深刻缺乏安全感的父母不会培养出自信的儿女。一旦子女暂停对父母的示爱和尊崇,尽管还远不到背叛的程度,父母已经开始怒不可遏,歇斯底里,称其大逆不道。

孩子们总有一种惊人的能力,可以在直觉上无意识地觉察到父母的这种需求,并给予回应,从而使他们成为父母心理缺陷的受害者。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机能背后是为了交换父母的哺育和关爱,是孩子们求生的本能。

其实,孩子的身体每天努力地成长,为的不是尽快变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要尽快争取他们做回自己的自由。但现实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成了许多孩子终其一生都还不完的债。父爱如山,母爱无价,改变了多少孩子的人生轨迹?

一味迎合父母的需求,很可能让孩子发展“虚拟人格”,或者“虚假自我”,即要努力展现别人希望看到的一面,还要与之融为一体,而真实的自我需求不断被压抑,或者说自己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个显见的标志是,成年后总是感觉生活空虚,生命缺少意义。以至于只能把“平平淡淡才是真”挂在嘴边,说服自己接受已经无法退回去的童年。

牛娃本质上就是父母对下一代童年的侵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父爱和母爱,但其实父母真正关爱的是他们希望塑造成型的那个孩子,是自己心理的客体,从来不是孩子本身,不是眼前那个活生生的灵魂。长此以往,孩子学会压抑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孩子与生俱来的情感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被迅速打磨光滑,从此成为逆来顺受流水线上的又一件世俗的产品。

很多牛娃终其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小心维护的光环中。也有少数人随着阅历的磨练能够悟出悲伤、失败、愤怒、沮丧和羞愧的价值,砸碎禁锢自我的枷锁,通过勇敢的反思和推翻自己的童年实现与父母的心理和解。

理想情况下,孩子不需要取悦任何人,监护人依然能满足其自由发展和生长的权利;父母也不需要通过对孩子的心理依赖巩固自身的安全感。最致命的就是那些摇摆在过度赞美和极度愤怒两端的父母。在很多情况下,保护那些小生命表达、思考和发泄权力,倾听和交谈比命令和威胁更能激发这些灵魂的潜能。

法国作家都德(Alphonse Daudet)写过这样一个荒诞的小故事:

从前有个小孩儿,他的脑子是金子做的。直到一次他头受伤了,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黄金,他父母才意识到这个孩子的特殊和珍贵,从此百般呵护,不让他和其他孩子玩儿。后来他长大了,要出去闯世界,他父母说“我们为你做了这么多,你走了我们怎么办?”然后儿子从自己脑子里取出一大块金子给了父母。后来,他离开家,还破天荒地交了一帮朋友,但不久朋友们就偷走了他的从脑子里取出的所有金子。再后来,他娶了一个他爱的姑娘,但两年后姑娘死于疾病。葬礼办得风风光光。但这两年间他也几乎掏光了自己的脑袋里的金子。他穷困潦倒,一天看到商店橱窗里一双漂亮靴子,打算买给妻子,但他忘了妻子已经去世。走进店里正要掏钱时,他倒在了地上。售货员低头一看,他已经死了,脑袋空空如也。

都德在这个故事结尾写道:这个故事是虚构,但也是真实的。

世上满是这种人,费尽心思,却始终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都有一双对其珍爱有加的父母。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