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优化营商环境,须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
陈新光
2018年12月26日

营商环境是指伴随企业活动整个过程(包括从开办、营运到结束的各环节)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2017年世界银行发布《2019营商环境报告》后,“营商环境”作为近年来我国媒体的高频热词,备受各界关注,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不久前,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指出,中国营商环境较去年大幅提升32位,在190个经济体中名列第46位。由此,亟待建立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期待和关注。

建立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营商环境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多寡,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区域内的经营企业,最终对经济发展状况、财税收入、社会就业情况等产生重要影响。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法律要素、政治要素、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等。由于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涉及范围较广、评价体系较多,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责任主体在厘清如何营造更优良营商环境的方式方法上容易产生一定的困惑。

12月5日,在2018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首届企业家精神圆桌会议上,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联合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18中国营商环境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营商环境指数排名中,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名列前五位,其中,广东在多个项目指数排名中均居榜首。2018年12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撰发布了《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按照国际可比、对标世行、中国特色原则,围绕开办企业、办理许可、获得信贷、共享资源、纳税、合法权益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定了新的权威第三方评价指标体系。这两个研究报告的发布在社会各界引起一定反响,为我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促进未来理念、模式、制度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明确了主攻方向。

完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需要建立以统一的、符合国情的评估体系为驱动。世行的评价体系是促进我国提升营商环境的契机,也是向国际展现中国改革成果的窗口。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中,世行的评价标准发挥了“鲇鱼效应”,也敦促我国制定符合国情的自我评价体系。但世行指标中缺乏中国元素。围绕建立统一的、符合国情的评估体系,国家智库、民间智库和政府部门都在深入调研、积极探索。以国家发改委为例,目前已制定和发布了一套新的中国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世行指标基础上增加11个指标,以更贴合中国实际。目前已经采用该指标体系完成对部分城市试评价,未来将形成中国特有的评价体系。

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鲍宗豪教授介绍本报告的建构评价思路是借鉴了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参考了上海、北京两个城市放管服改革内容,同时归集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年鉴以及中小企业统计年鉴中收集各种结论性的数据,用大数据的方法处理和研判,同时遵循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指数的认知、法治环境与市场环境两大评价原则逻辑。根据上述两大逻辑,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提出构建中国营商环境的指数体系结构,重点从市场环境、投资环境、法治环境中选择24个评价指标,经归集和系统化,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测评,并从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三个维度对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营商环境进行了评价。

用好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我们建立统一的、符合国情的评价体系,其目的是改善和提升中国的营商环境,通过评价体系向国际展现中国改革成果的窗口。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围绕“三个没有变”,全国各地范围都在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我们要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为引导,发挥政府的“撬动效应”,不断优化各地的营商环境。如近期,北京出台了“9+N”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礼包、上海提供了“一站式政策服务”、重庆构建了全链条“双创”生态圈……。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它的最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改革来激发市场的活力,通过促进创新创业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更加均衡、普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通过结合国情、接轨世界,发布和完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同样重要,它将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行动参照,为强化中国经济竞争力指引方向。为此,优化营商环境不能各部门“闭门造车”,打破“九龙治水”的碎片式治理结构是关键。目前各领域的改革呈现出明显的汇集联动趋势,“整体型政府”正在形成。比如,在全国范围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以及综合监管、综合执法体制,实现“大联动、大联勤”等。总之,优化营商环境,不能仅仅把矛头指向政府部门。只有市场、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本着“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目标,各自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一个公平、透明、高效、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就能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管理员】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