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电商、媒体和明星的苟合下,妇女节悄然变身为“女神节”、“女王节”。这个百余年来用汗水、血泪乃至生命换来的纪念日,在狂热的消费主义的裹挟下,悄然沦落为商家营销的噱头。
在它们精心营造的纸醉金迷的娇嗔与颜值人设中,女性只需负责漂亮,颜值即正义嘛,而成功人生就是买买买的人生。当初设定妇女节的初衷在一波波明目张胆地移花接木间烟消云散。
只从网上看的话,这一天与基于生命的尊严和平等再无干系。
无数贩卖焦虑和鸡汤的营销号不遗余力地在给女性洗脑:生得好,不如嫁得好;与其努力奋斗,不如活得精致;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美丽容颜;低配,毁了你的一生;再努力的奋斗,比不上天生一副好皮囊……
目的只有一个:卖卖卖。
如此包装和宣传恰恰走向了争取平权和女性权益的反面。联合国于1975年正式确认每年三月八日这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为的是纪念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鼓励更多的女性能够勇敢争取和保护自己的权益,向基于性别的偏见和不公说不,进而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把妇女节定在这一天可以追溯到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在此后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妇女争取平等的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在很多国家,20世纪见证了妇女权益保护工作的巨大制度性进步。
反倒是21世纪,资本与信息前所未有地扭结在一起,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下,演化成一种能够不断给人洗脑的强大的权力机制,引领思潮,宰治思想。妇女节变味儿仅仅是其中一例。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女人,是生活把她们变成了女人。今天,从制度设计上讲,生活已经开始向平等的方向变化,但新的力量又加进来废寝忘食地延续着这一祖训。
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卖出去,这些资本和信息组成的综合体怪兽们不惜摆出一副为了女性享受更好生活,过上更精致人生的媚态。它们动用各种符号和传播手段,不断给社会(包括男人)灌输所谓精致的女人该过怎样的生活,该使用怎样的消费品,改变成什么模样。
一个潜在的逻辑是,这样做女人就能够被社会,尤其是男性优待。
可笑的是它们闭口不提,一个精致的女人该读哪些书,该有哪些勇敢的尝试和超越,该如何探索独立和自由的边界 …… 因为它们深知一个真正精致的女人头脑独立起来,再不会顺着它们的编织的逻辑走下去。真正精致的女人不需要社会的特殊对待,她们也不会刻意用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赢得尊重。
她们就是她们。难道这还不够吗?
分析它们的商业话语和符号体系,不难看出它们从来不希望女人成为人,它们只希望女人一直把女人做下去,就做它们能够一直薅羊毛的女人。女人的钱好赚啊,这是它们的圣经。它们是为了一己之私牢牢把女人按老黄历里的一只无形的手,而且很多女性对这种拜物教式的教化坚信不疑,甘之如饴。
她们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
近半个世纪前,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到:“但情况依然是,女人打扮得越漂亮,她就越受到尊重;她越是需要工作,绝佳的外貌对她就越是有利;姣好容貌是一种武器,一面旗帜,一种防御,一封推荐信。”
对比波伏娃的20世纪,今天看来,女性觉悟的境况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发生改变。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启蒙被不断地推迟和打压。类似依然大行其道的选美比赛(一种男权社会对女性第二性征的旁观、解构和品评),诸如网红直播等靠颜值和调情换钱花的所谓新兴职业的发展,从女权主义者角度看都是不折不扣的倒退。
最后,借用政协委员海霞两会期间对“妇女节”和“女神节”更喜欢哪个问题的回复:妇女节是奋斗得到的,“女神”是别人赋予的。孰轻孰重,高下立判。
女性、女人、女神、女王、女孩、妇女……?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