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中国元首和首脑先后出访欧洲,体现了中国外交对欧洲的高度重视和中国同欧盟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意愿。当前中欧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在深化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方面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在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方面拥有共同立场,在完善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方面拥有共同的目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战略性和互惠性,将进一步促进欧洲稳步升温。
欧洲经济多面受压,增长放缓
受世界经济处于一个“微妙时刻”的不确定影响,欧洲经济面临多方面受压,国际经合组织和欧洲央行都公开承认欧元区经济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增长放缓,国际经合组织将欧元区2019年的增长预期下调了0.8个百分点,降至1%,这是2009年以来对预期增幅最大的下调,给欧洲经济未来的增长再次拉响了警报。
近期,欧元区经济数据表现不佳,主要受制于作为欧洲领头羊的德国经济动能减弱以及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持续困扰,欧洲经济多面承压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欧元区制造业增速放缓程度超出预期。数据显示,三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仅录得47.6,低于二月的49.3和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以6年来最快的速度收缩。三月服务业PMI为52.7,略低于二月的52.8。三月欧元区综合PMI由二月的51.9降至51.3。欧元区经济一季度走软,PMI达到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二是德国、法国经济受到贸易壁垒影响,经济增速被较大程度拖累。德国三月制造业PMI初值44.7,为79个月低点,德国三月综合PMI初值51.5,低于预期的52.8。法国三月综合PMI初值、制造业PMI初值和服务业PMI初值均跌破荣枯线,分别为48.7、49.8和48.7;三是英国“脱欧”拖累欧洲经济。英国议会已通过延期脱欧。如果无协议“脱欧”,英欧双方企业每年将面临580亿英镑的额外成本。此外,欧盟近2.5%的经济体量涉及对英出口,类似商品和服务出口等多数出口类型,将在英国“脱欧”时面临干扰;四是欧洲经济多面承压集中。主要有中美贸易摩擦对关税政策造成特别的影响、欧洲议会的选举结果以及持欧洲怀疑论的极右翼阵营明显壮大、“黄背心”运动带来的政治危机及沉重的债务都给整个欧元区造成难以预测的经济和政治后果。
中欧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近年来,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一是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双边贸易再创新高,进出口总额达到68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6%,欧盟连续15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19年前两个月,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1074.8亿美元,同比增长3.7%,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二是双向投资稳定增长。2018年,欧盟对华实际投资104.2亿美元,增长了25.7%;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81.1亿美元,同比增长7.1%。截至2019年2月,欧盟累计对华实际投资1321.8亿美元,稳居我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中国累计对欧盟直接投资952亿美元,欧盟是我国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三是双边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双方在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第三方市场合作等相关领域开展了积极合作,在数字经济、环保、科技等新领域开辟新空间,更多惠及中欧人民,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欧经贸合作加深,提振世界经济复苏信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组织4月9日发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在2018年1月就降低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主要基于不断加剧的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的逆风、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2017年四次加息在内的不断收紧的金融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出席布鲁塞尔举行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和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加强中国同欧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各领域经贸合作,就显得尤为珍贵。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比以往更强。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中国与欧洲都有着庞大的经济体量和消费市场。如果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能够借“一带一路”持续升温,显然有助于稳定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信心,促进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一是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欧洲国家的重视。欧盟已成了“一带一路”对接小组,意大利已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七国集团成员国。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8年,双边贸易额突破了500亿美元,同比增长9.1%,达到542.4亿美元;二是中国最新的开放举措被欧洲企业高度关注。对于中国新近通过的《外商投资法》,逐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给欧洲带来发展商机;三是中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双方在拓展第三方市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诸多领域的合作空间都会进一步打开。
笔者在奥地利及前南联盟国家考察之际,正值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和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通过与欧洲专家学者交流,明显感到他们都认为欧洲应同中国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积极推进欧中投资协定的谈判,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共同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相信未来随着中欧经贸合作的持续加深,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的重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