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  正文
王建成:当年,我为工厂争了光
我和我的祖国
2019年04月15日

当新中国成立70年的今天,每个人都感到欢欣鼓舞,作为60岁的我来说,更是百感交集。我亲历了共和国70年的大半时光和改革开放发展的全部时光,也在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虽然所起的作用仅是微乎其微,但也一样让我值得自豪。

大山不让土壤而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而成其阔。祖国今天的成就是千千万人努力建设而来的,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述说的历史,我也是如此。许多往事令人难忘,尤其是40年年前改革开放之初年轻的我为工厂争光的一件事情更是历历在目,一直留在我人生的记忆里。

那是七十年代我在县造漆厂工作的时候,当时厂里生产各类油漆产品,企业比较景气。我是厂造漆车间工艺员,负责整个造漆生产工艺技术。我不是科班出身,只读过高中,靠学校那么一点化学知识自学,后到江苏一家造漆厂学习培训三个月,回来就独挡一面地搞技术工作。几年当中边摸索边干,也掌握了一般造漆技术,厂里每年几百万元产值的油漆产品生产技术都落在我身上。

1978年底,我厂与东北一家大型造漆厂联合,准备共同开发酚醛类等油漆产品。这个产品属于普通类的油漆涂料,广泛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设备,用途广,销路好,很适合我们小厂生产。当时县里也非常重视,专门列为工业重点发展项目。但这个产品生产关键要解决半成品原料酚醛树脂问题,于是协商由他厂提供生产技术和设备图纸,并派工程师前来指导生产。

厂里高度重视这个产品项目的开发工作,专门成立了技术开发组,由厂长挂帅。经过三个月时间的筹建,生产设备的热炼反应釜和回流管道全部制造和安装完毕,进购的原料也采购到齐,东北工程师也提前到厂,在培训指导工人如何生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天县里决定开始点火进行生产,全厂100多号职工都聚集在那里待命,工程师指挥安排好,按照配方和工艺要求进行加热升温炼制,可是没想到第一锅生产出来的酚醛树脂却全部浑浊,不会透明,检验色泽指标达不到标准。外厂的工程师是“文革”前的大学生,从事造漆技术二十多年,经验比较丰富,但从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他开始以为是催化剂问题,调整配方后又试一锅还是不行,接着改动工艺又试第三锅、第四锅,第五锅,一连生产了七锅树脂的颜色还是浑浊。他绞尽脑汁找原因还是不行,损失已达上万元。树脂质量直接影响造漆,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下步油漆产品生产开发就无从谈起。无奈之下,他只好提出先回东北去再想办法。

难道这个项目就这样流产,几十万元的生产设备和原料就浪费在这里。大家都看了心疼,我也很着急。那段时间,厂里好多工人天天都会来到我的工艺室来,与我探讨,分析原因,提建议出点子,言行中透出焦虑和不安。那时的企业工人思想非常纯朴,对工厂的感情非常真挚,心目中想得都是厂里,真正有一种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也许是现在许多人不能比拟的。然而因为涉及到技术工艺,他们感到无能为力,只是用这种朴实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心情,想把希望寄托在我这厂里唯一一位工艺技术人员身上。记得厂里当时有一位年近退休的老人叫吴旺辉,是建厂时的元老,那段时间生病在家,听说这事特地从家里赶过来,深情地对我说:“小王,厂里搞技术没有别人,你动动脑筋,看看有没有办法解决,不行请教一下你在江苏苏州造漆厂培训的师傅。我们都相信你,不要怕,可以试试,不要让厂里受损失!”还有一位要好的叫欧阳国平的年青工人,也天天来我这里,对我说:“你学过这些,想点办法试试,我们都会帮你!”

这些都让我很感动,也感到了压力。我当时想了很多,想到进厂时什么也不懂,厂领导在众多青工中选中我去培训学技术工艺,让多少人羡慕,也让多少人期待。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厂里与人家合作,总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我这个土技术员人家不会指望。但我作为工厂的一员,也要有一点主人翁精神,才对得起厂里的培养,才不负厂里职工的期望。虽然我当时对解决这个技术难题没有把握,也不敢多说什么。可那些天我暗暗翻看很多资料,了解了很多情况,发现设备参数都符合指标,生产也符合要求,原料苯酚、甲醛检测都达到要求,就是松香中似有水分含量大,这是生产的主要原料,我想,问题恐怕就在这原料上。于是我偷偷地用试验室的小型仪器进行试验,一次颜色还是浑浊,二次还是一样,第三次我在高温下炼制时间拉长,加大抽风量,树脂色泽就转透明了。

这样我心里已经有了数,由此我想大型生产也是如此。实践是解决难题最好的钥匙,生产工艺要进行调整,不能沿用书本上的老方法。于是我找到厂领导,提出让我试一锅怎么样。厂领导既高兴又担心,高兴是我能站出来为厂分忧,担心的是人家工程师都不行,你这个土技术员恐怕更不行。但看到我那副有信心的样子也不愿泼冷水,于是决定让我试一锅,并说如不行马上赴东北去学习,再请专家前来解决。当时也有人在笑说科班的工程师都不行,你一个自学的工人技术员怎么能行?有些好心人劝我不要去试,免得出洋相,给厂里再加损失。但更有不少人鼓励我说:“不要怕,为了厂里你大胆试,给厂里给我们工人争点光!”

面对这些,我心里也很理解,也很平静,人总是这样。但作为我如不试怎么会成功,为了企业利益再大的风险也不怕,如前怕狼后怕虎什么事也做不成。那天,我作了安排,专门组建了一个生产操作班,开始进行生产。我记得当时班长叫谢建光,班员有邹国富、吴少良、符兆年……,那天他们从老早就准备好各种原料、以及桶、铲、槽等一切生产用具。一个个身穿厂里的工作服,头戴工作帽、精神抖擞地站在炉前待命。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信任、鼓励、希望,顿时心头一热,口中大声发出“开始”!我自己从原料选用,进料、温度控制我都一样样把关,从下午四点正式点火开始,我人一直在生产反应釜的平台上,虽然炉上温度高达六七十度,但我一点不在乎。透过反应釜上观察镜随时观察温度和锅中原料的变化。温度100度,120度,我抽点出来看还是浑浊,马上叫工人加大抽风管抽风力度,一边继续升温,一个小时过去,二个小时过去,温度已达到180度左右,还是浑浊,有人泄气说:“不成,算了吧!”我说:“不行,维持这个温度,再继续抽风!”约到近三个小时,抽检人员拿着试管高兴地对我说:“透明了,成功啦!”那时已是凌晨一点,我看了果然透明了,马上宣布:“停火,出锅!”树脂全部泻到冷却槽里,一片晶莹剔透,树脂冒着热气,闪闪发亮。

当时在场的10多名工人都欢呼起来,我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高兴。厂长听说也披衣跑来了,一把抓住我的手说:“谢谢你,你辛苦了,你为厂里争了光!”听了这话,我当时激动地泪水涌出。

接着我按这样的操作方法又进行第二锅、第三锅、第四锅生产,都是锅锅透明。厂里按原计划用这树脂生产酚醛清漆和各种色漆,质量指标都达到部颁标准。这个项目成功,厂里专门召开了表彰会,厂长称赞我“为工厂争了光”,并郑重地向我颁发了奖金。厂里领导当时还打电话给东北工程师,听完这工程师感到吃惊,想了一下也恍然大悟,连声说:“不容易,不容易,还是你们小厂出了能人,请代我向他祝贺!”

在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这桩往事现已过去,我早已调出了工厂,人也进入了人生的老年。但通过这件事我感到一个人的成功不只局限于学历资历,更重要的是用心。一个工人要拥有企业的主人翁精神,拥有热爱企业热爱祖国的精神,这样什么困难就能克服,什么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建国70周年前夕的一个傍晚,夕阳西下,我一个人漫步来到当年工厂的所在地,这里大多已非旧日的模样,只有几座破旧厂房作为私企的车间还矗立在那里,让我依稀看到当年的影子,让我依然感到无比亲切,无比熟悉。我在当年车间门口徘回很久,努力从一些遗迹中寻找出往昔。我坐在当年常坐的台阶上,走在当年送原料的小路上,感受年轻时那段的美好时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里感慨万千,我怀念青春时工厂的这段岁月,我作为一个工人技术员,曾为企业的发展做了一点工作,亲历和直接参与了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建设,为工厂争了光,为自己争了气,让我一生引以为豪。

【责任编辑:许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