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尽管我是一须眉男儿身,可也是一个极要面子的要强之人,但我年少求学的时代粮食尚不能饱腹,所以穿着自然没法讲究,能有一件不打补丁的衣服就算是上品了,更谈不上所谓的衣柜。
1976年盛夏,我到公社高中去读书,穿的依然是平时打了两层补丁的衬衫和一件洗得泛白的灰布裤,另外两件备用的衣裳我说不出口,那里姐姐穿不了的旧衣裤,母亲把剪短染色拼接成了我的穿着,时常被人讥笑为“穿花衣裳的假小子”。如果是只在家里穿一穿倒也罢了,可现在要去离家15公里的地方上学,就顾不得被同学们当成笑料了,弄得自己连一点可怜巴巴的自尊心都丧失殆尽。至于用什么东西来装衣服,家境殷实的同学多是用一口小木箱,而我家没有这种宝贝。家里只有一口大木箱,据说还是外婆出嫁时的嫁妆,因为年代久远,红漆已经变成深黑,可它还是全家人共有的用具,不可能被我一个人带到学校去,母亲考虑了半天说,反正换洗单衣服也不多,冬天的棉袄棉裤整个一季都不用换,就用一个布袋吧。
记得拨乱反正的年头,我们在校有幸读到《秦风·无衣》,老师给我们讲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时说,这首诗一共三段,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起首可以直译为“谁说没有战衣?我与君王同穿战袍。”讲到此处,老师颇为幽默地解释道,同学们现在身上也可以说“岂曰无衣?”因为我们都穿着“金子”。何谓“金子”?老师进一步自嘲说,这“金子”就是片巾(金)子,补丁摞补丁的烂布片子也。随后,老师话锋一转,说同学们不要悲观,现在我们的国家还很穷,还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是像当年秦地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英雄先辈一样。高唱战歌,英勇无畏,慷慨战斗,献身祖国,共赴国殇。
片巾(金)子伴随着我艰辛求学的整个过程,直到高考梦断后我走上了社会,人民共和国已然走过30个春秋,适逢改革开放大潮初起,我无意间在一对新婚的夫妇家看到一个油漆的红色衣柜,柜面描龙画凤,雕刻异常精美,里面摆满了四季衣服,顿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欢,回到家便和父亲说自家要是有个衣柜该有多好。可是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没着落,摆个衣柜不也是空架子吗?父亲不许,我手头也没钱,只是每当村里来了打家具的木匠,就会眼热好几天。
就这样熬了五六年,我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了。眼看儿媳妇就要进门了,父亲只得托木匠打了一个衣柜,木料结实,样式时兴,母亲开心极了,用手一遍又一遍地摸着衣柜,就像在抚摸着自己的孩子。我没有几件衣服可放,母亲就兴冲冲地拿出全家人的衣服放进去,可是一大家子人的衣服加起来也没几件,衣柜里还是空荡荡的,令人很是失落。
感谢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生活,让我找回了一个人的自尊与自信,收获了诸多快乐与幸福。1989年秋天,我和妻子走出乡村参加了工作,自己手头有了几个活钱便开始注重衣着打扮,各色各式的衣服不断地往家买,衣柜里渐渐热闹起来,时不时地也不忘给母亲买几件。母亲嘴上说着“别乱花钱”,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每次穿上我给买的新衣服就迫不及待地跑去邻居家炫耀:“看,这是我儿子儿媳刚给我买的,怎么样?”
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从大城市淘汰下来的布头开始在我们小县城流行。妻子经常跑去布摊上挑拣,像柔姿纱、乔其纱、珠丽纹各种时兴的布料,买回来给我宝贝女儿做成花裙子,穿在身上丝毫看不出是布头拼接的衣服。小伙伴们露出羡慕、惊讶的眼神,极大满足了我女儿的虚荣心,我家衣柜里也因为女儿的花裙子增添了几抹亮色,不再是黑、灰、蓝的天下。
进入21世纪,网购兴起,女儿大学毕业当上了“无冕之王”,妻子也学会了足不出户上淘宝,大衣、裙子、羊毛衫,一件又一件,家里打了六套组合衣柜,一人一套,连同我这个年近花甲的老头子都是六七米长、三米来高的那种款式,妻子一边往家淘衣服一边不住地抱怨:“哪穿得了啊!衣柜里都盛不下啦,可别再买了。”可是每次拿回新衣服,妻子、女儿、女婿和全家人还是会喜滋滋地穿上照来照去。
集腋成裘,再大的衣柜也盛不下年复一年的买进,我们只得清仓,把压在柜底的衣服送给像我姐姐这样的乡下亲戚,没想到才几年时间,乡下亲戚也抱怨衣柜装不下,明确表示不收我们的二手货,说他们扔掉的衣裳比我们的还好,那表情似乎是受了天大的侮辱。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只得打成包成捆成捆送到城市的废旧衣物回收中心,请他们代为处理。记得2018年汶川爆发8级大地震,我们连夜整理献上了一卡车衣裳,有很多是刚刚买来,基本上都没怎么穿过。
这两年,连我年过八旬的老母亲紧跟时尚学会了上网买衣服,买回来就时不时地戴上老花镜浏览一番,衣服、鞋子各种点击,每当快递员在外面喊的时候,母亲就乐滋滋地紧走几步:“来啦来啦!”然后招呼我们:“快来看看,你们的衣服到啦,赶紧穿上试试!”
去年4月,女儿参加丝绸苏州2018博览会,给我们带回了全家幸福衣柜三件套装,据说价值8800元,是人家江苏金剪刀服饰有限公司的杰作。提起金剪刀,不想母亲也不含糊,说在“衣披天下”的常熟,鲍洪裳先生的金剪刀服饰,几乎是家喻户晓。品牌创立近30年,它以东方传统文化打造中国人衣柜里的美丽,并孕育了金剪刀兼收并蓄的情怀,产品涵盖旗袍、婚庆礼装、西服、团体商务套装、丝绸系列等,目前在苏州地区有6家直营店,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青岛等地有30家加盟店。并有多家体验中心,在常熟,还有一个以展示服饰文化生活的生态产业园,企业在国内服装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走南闯北的女儿说,作为一家高级定制服装企业领军品牌,手手相传的技艺,是金剪刀坚持品质的成功原因之一。一双擅长缝纫剪裁的手,通过量身定制,需要细致的捕捉将成衣模样了然于心,只有这样的充满品质与幸福感的艺术心态,才成就了每一件贴身贴心的艺术品。
当老母亲把新衣服穿在身上,我们做儿女和孙辈的便笑眯眯地上下打量半天,笑着打趣说老母亲风采不减当年。母亲说,你们可不要净笑话我,以后可不能买了,我们的六套组合衣柜里都满满当当的了。可女儿却说,传统工艺,推陈出新。“鲍洪裳”是金剪刀2016年推出的华服高定品牌,以东方传统的礼、爱文化,打造中国人衣柜里的文化、情怀、美丽、品质。鲍洪裳秉承古韵今风的设计理念,将每一块顶级面料的特性通过传统刺绣和精湛工艺展现,融合时尚潮流和民族元素,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华服。衣服装不下没有什么可愁的,再做几个组合衣柜不就得了,好日子来了,还怕买了衣服没处放。
女儿的得意恰恰印证了一句俗话:“女人的衣柜里,永远缺少一件衣服。”锦衣玉食的新时代,我们对华服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尤其是在当下,时尚、潮流等变化的速度又非常之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对自己拥有的任何一件衣服,都不是那么的满足,总觉得差点什么,所以,对她们而言,自己的衣柜中永远都差那么一件合适的,也总嫌自己的衣柜太小太少,有时候竟然还弄得满地都是锦衣玉裳。
从“片巾(金)子”到遍地衣,我们一家人这么些年来的穿衣变化,也恰好映射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与天翻地覆的艰难历程,小小的组合衣柜把我们当初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空荡荡到满当当,再到衣裳多得没有地方摆放,中国人自己打造的华服扮靓了老母亲,也装点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可缺少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