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安  >>  正文
魏延安:以长远的目光做好乡村电商站点建设
魏延安
2019年07月08日

在近期的讨论中,有关乡村电商站点建设问题的讨论又多了起来,问题的核心是前期投入较大、维持运营困难,感觉意义不大。在此提出五点思考,作为对讨论的参与。

一、多从民生的角度看乡村电商站点的意义

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的建设内容中,乡村电商站点是必须建的,这是政策的要求,也是从乡村实际出发的。在广大的中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建乡村站点确实不赢利,但却是农村电商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老百姓享受信息化红利的基本载体,无论是收发快递还是网上挂号买票,提供的是民生服务。商业的电商平台可以把不赢利的乡村站点撤掉,但国家的项目却不可以撤。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专门指出,“实施电商扶贫,优先在贫困县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贫困村”。所以,建乡村站点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乡村电商站点的建设可以因地制宜

乡村发展的实际千差万别,乡村电商站点的建设也就不能一刀切,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在前面的讨论中,笔者已经建议,可以因地制宜挂载在夫妻店,也可以在村中心独立设置,甚至都可以建立在村委会或者医疗卫生室旁边,门头也不必整齐划一。至于一个村有几个站点的,也可以合署办公。特别是应当重视与传统农村小卖店的结合和改造,降低运营成本。而在基层调研,发现由村上的医生兼管起来,竟然也是有板有眼。其中最关键的是,找到可以依靠的人,而门头是否统一好看,面积是否达标,都在其次。

三、乡村电商站点的后续运营要多想办法

在初期的补贴是必要的,但补贴却难以长久,核心还在业务收入。以前的站点负责人,主要收入靠下行订单的返点,但边远山区和人口少的村点,这个收入很低。后来又支持其做上行,但供应链一筹莫展,产品标准化困难重重。所以,要考虑其兼业的问题,若原来有自己的经营,如小卖部、农资店、家电经销部等,较好;若独立经营站点,就要支持其兼职从事其他相关工作,如村级的信息报送员、源头的农产品买手、商贸物流的配送员、农业保险经办员等,像腾讯推广的“为村”项目,也需要村级运营人员。一些县上自营的站点,则还是要对接到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平台上,拓展业务范围。即使到最后,没有其他人员愿意从事,也需要从村上的干部中挑选出年轻一些的,暂时兼着做下去,那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四、对乡村电商站点的考核要从实际出发

理想的状态固然是下行、上行双向打通,产品与服务均有交易。但实际情况是,参差不齐。有的村,农产品成规模,也好在网上卖,村点的上行就有规模,反而是下行量显得小了许多,像淘宝村就是,再像苹果、芒果等网上水果销售集中的村也是。还有一些平原村,主产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要是从传统渠道销售的,网上很少卖,那么村点就是以下行的服装鞋帽、生活日用品、家电等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社区生活场景,要考核其上行量,是勉为其难。而像一些贫困村,人口基数少,下行单量本身就小,上行也缺乏上网的东西,于是上行、下行都困难,考核时就要从实际出发,不可一个板子打一片。

还应该关注到,下行是最终到村的,而上行好多却不从村上走,因为村上发不了快递,也没有仓储冷链,更没有包装配套,只好在集镇甚至是县城。这时考核村点的直接上行量虽然没有,但本村的青年在县域卖当地的特色产品恐怕也要算进去。

五、对乡村电商站点的作用发挥要有一些耐心

初期的站点,支着电脑,挂着大屏幕,引导农民网上购物,好多人说这样的电商科普要做到什么时候?然而,形势比人强,智能手机一普及,淘宝、拼多多的用户下沉迅速实现,村点的大屏幕就显得多余,更多的是收取快递功能,连缴费、买票也自助了,再需要的就是互联网金融,业务推进得却有些慢。至于农村淘宝曾经设想的农村社会服务功能,在站点没有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也难以开展。

对于村点的上行功能各方期盼不小,但小看了其中的困难。下行对于村点而言,只是接了接力棒最后一棒,而上行却是要开启新的链条,品是要琢磨的,货是要码齐的,包装是要过硬的,文案是要新颖的,美工还必须美而不妖,后续的客服、物流等环节要逐一解决,一个小小的村点负责人哪来这么大的能耐?若不给予系统支持,让他们孤军奋战,结果可想而知。只能是寄希望于县域内的物流快递、冷链仓储延伸到乡村,电商服务业能提供像WINDOS一样的简洁操作系统,乡村站点的负责人才能轻装上阵,这注定需要一个过程。

当然,村点也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假如未来的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完全融合,电商的物流快递与服务业体系相当发达,村点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已经社会化了,那时就不必再硬性要求了,这个需要的时间就更多了。

【责任编辑:许聃】
三农学者、农村电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