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上好高校思政课,关键是教师要强
陈新光
2019年09月11日

新学期伊始,全国各高校将陆续开办思政课,广大教师都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高度入手,结合自己的专业、认真备课,引导和教育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新时代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为此,要让广大大学生茁壮成长,关键是从事思政课教育的教师整体素质要强。

“政治要强”,是思政课教师的根本

信仰就是力量,信仰就是方向,信仰就是形象。“政治要强”的要求,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首位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的最鲜亮的本色。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信仰,这个信仰就是,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无比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旗帜鲜明地讲好政治,就是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这是思政课教师作为“灵魂教师”最根本的政治底线。具体来说:一是牢牢把准政治方向。思政课教师把准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并坚决贯彻落实到位,始终把培育时代新人作为自身教育教学持久目的和执着追求;二是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在重大政治问题、原则问题上,思政课教师必须立场坚定,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大旗,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内在结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用学术话语表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用经典案例和精彩故事描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三是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要坚决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师要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中,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抨击各种形式的虚无主义错误言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思政课教师必须时刻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而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高校广大思政课教师是人民的教师,坚持教好书育好人,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以人民中心地位的极大尊重和体现。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是人民主体性置于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地位上的生动演绎和映照,为学生服务、服务好学生,就是为国家发展服务,为民族的未来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品格。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讲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味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从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始终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握其内在逻辑,领会其精神实质,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用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培育学生新思维,拓展学生宽视野。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育人者要先受教育。上好思政课,同样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方面有着重大作用,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追求并确立高境界、大胸怀、宽视野,才能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笔者所在的上海,早在2017年就在整个全市高校系统构筑了“思政意识”全覆盖体系,即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以思政理论课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以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进入新时代,上海各高校按照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目标,将上好思政教育课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自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要求对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自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通过创新,深化“课程思政”体系的制度设计,着力形成育人协同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责任编辑:许聃】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