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6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在这前不久,笔者有机会作为第三方专家评估组组长,对定西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深化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小康社会工作了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个别访谈、查阅台账、问卷调查、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定西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的经验留下深刻影响。
国家启动“三西”专项扶贫计划
消除“无土地”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农民贫困的最主要制度因素。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3亿多无地农民获得土地,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生产力,1950-195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8%。1978年改革开放后,以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为先导,实行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1979-1984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6%,农民人均货币收入年均增长15%。解决了中国农村大多数人温饱问题。
这时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由制度约束转向区域约束和能力约束,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甘肃定西历史上曾以贫困出名。过去,不到定西,就很难想象定西的贫困程度。清朝末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曾写道:“陇中贫瘠甲于天下”。这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生态恶化,十年九旱,农业生产经常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导致群众生活长期陷入绝对贫困,缺水喝、缺饭吃、缺衣穿、缺燃料成为最突出的问题。当地民谣曾这样唱道:“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田是‘三跑田’,年年人发愁。”“苦甲天下”一度是定西的代名词,直到1982年,还被国际荒漠化组织列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甘肃定西、河西,宁夏西海固)专项扶贫计划,划定了28个重点扶持县,将定西确定为全国最早实施区域性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从国家层面拉开了定西开发式扶贫的序幕。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出台,定西市7个县区全部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定西扶贫开展开始迈入新的阶段。勤劳勇敢的定西人民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不甘落后、不畏艰险,大力发扬领导苦抓、群众苦干、社会苦帮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战天斗地,改变山河,治穷致富,一代接着一代干,经过救济式扶贫、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等阶段的持续攻坚,在贫瘠的黄土地上修出了层层梯田,在荒山秃岭上建起了生态家园,在千山万壑间铺就了通达道路,建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引洮工程,圆了定西人民的百年梦想。1999年定西整体基本解决温饱,2008年,被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2010年,按当时标准,定西市农村贫困面已下降到15.5%。
定西是“三西”扶贫的主阵地和全国脱贫攻坚的策源地、主战场,定西的发展历来倍受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鼎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定西视察指导工作,给定西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近年来,定西市委市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乡镇和深度贫困村为重点,抓政策体系、抓责任落实、抓资金整合、抓力量聚焦、抓到户举措,大力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成就,贫困人口由1983年底170万人下降到2018年底的23.9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8%下降到9.12%。在此基础上,定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产生活条件发生根本性改善。
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转型的支撑,是富民的抓手。定西扶贫开发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宣战贫困、决胜贫困的扶贫史,也是一部产业由弱到强的发展史。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群众收入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有力支撑。创新“551”产业扶贫模式,补齐产业脱贫最大短板。市委市府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硬抓手”和治本之策,构建了“551”产业扶贫模式(“特色产业—品质标准—带动主体—营销体系—风险防控”为一体的全产业发展链条,“扶持政策—‘三变’改革—技术培训—责任体系—基层组织”为一体的全产业保障体系,形成特色优势明显的“陇原品牌”)如今,定西已有龙头企业16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720个,已培育和形成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等十大生态产业,有18个农产品被评为甘肃名牌产品,成为定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形成了“枢纽定西”、“文化定西”、“特色定西”、“红色定西”和“魅力定西”的五张新名片。
为实现2020年定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奋斗目标,定西市委市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建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开展建档立卡,摸清贫困底数,把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截止2018年底,全市生产总值由建国初期的7000万元增加到356.3亿元,增长508倍;财政收入2018年达到48.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05元和41元增加到24302元和7492元,增长231倍和183倍,定西整体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接近小康”的转变,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全面小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