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绵延、路网密织,铁路建设捷报频传。7月份,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1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基建大中型项目投资完成499亿元,同比增长11.3%。截至2020年7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14万公里,其中高铁3.6万公里。
扶贫攻坚,交通先行。高速的车轮,对应着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延伸的线路,描绘出日益美好的幸福轨迹。在高铁网四通八达、复兴号风驰电掣的今天,大山深处,81对公益性“慢火车”几十年如一日,翻山越岭跑出幸福加速度,给沿线百姓带去铁路发展的红利,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
因为站站停、票价低,方便深山、偏远地区百姓出行,帮助沿线群众运送物资、对外交流,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公益“慢火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慢火车”就是负重前行的“火车头”。据了解,目前开行的81对公益性“慢火车”,开行范围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经停530个车站,途经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地区、云贵地区、凉山藏区、南疆地区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市达104个,为助力贫困地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服务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出行等提供了坚强保障。
与最先进、最现代的交通工具相比,“慢火车”确实很“落伍”,但从因地制宜满足当地居民出行需求而言,“慢火车”又是最给力、最实惠的交通工具。它解决了大山深处沿线居民的出行问题,铺就了贫困地区人民通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它们是沿途居民赶集求医、探亲上学、外出务工的重要工具,是山区群众改善家庭收入、改变贫困面貌、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正是通过这些“慢火车”,很多农副产品被输送到了城市,很多人找到了自己的“致富经”……
快是快的旋律,慢有慢的节奏。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为世界所惊羡,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客观存在。持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既是铁路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也传达着“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坚定信念。与此同时,为确保公益性“慢火车”高质量开行,铁路部门在优化开行方案、加强乘降组织、提供便民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服务措施,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做到公益性“慢火车”安全有序可控,保障了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速度有快慢,追梦总相同。高铁时代的“慢火车”满载为民情怀,奏响了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时代强音。今天,“慢火车”仍在全国各地不疾不徐地穿行,而铁路为民服务的步伐也一直在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