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中加两国民间友谊和交往深入人心
陈新光
2020年10月16日

1970年10月13日,中国和加拿大正式建交。在中加关系发展的50年间,虽然自主诉求和美国因素长期左右加拿大对华政策,但务实和远见始终是中加关系发展的主旋律,特别是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81年来激励着几代中国人,是中加两国友谊的见证和桥梁。

两国人民友谊始于民间交往

中加关系最初始于民间交往。早在18世纪初,通过西洋参贸易和19世纪下半叶加拿大第一批有组织的传教士来华宣教,数近千名传教士在我国豫北、华西、华南开设医馆、学校和出版机构,其中加拿大是诸国来华传教士中口碑最好的宣教士。新中国成立后,在传教士后代的积极推动下,加拿大在20世纪50—60年代曾数次试图“接触”中国,特别是在1955年、1958年和1963年,加拿大三次拿出了承认社会主义中国和改善加中贸易关系的议案,但因此间的两次“台海危机”以及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强烈反对而搁浅。

冷战期间,虽然中加两国处于敌对阵营,但在中国遭遇“三年困难时期”,加拿大向中国援助了大量小麦,帮助中国渡过了饥荒的困难时期。周恩来总理曾对来访的加拿大老特鲁多总理说:“中国非常感谢加拿大的慷慨,当别国不卖粮食给我们时,你们卖给了我们小麦。”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加拿大仍坚持与中国自由贸易,实属不易。1998年,朱镕基总理在“加中贸易理事会”年会上说:“加拿大是中国在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加拿大贸易促进团自1994年秋首访中国后,每年来访一次。2016年9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加拿大时曾特别看望了加拿大克里蒂安总理,并称赞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两国民间深入人心、情深意长

10 月 13 日在中加建交 50 周年之际,笔者有幸作为嘉宾应邀参加了由上海欧美同学会、留加上海分会承办的“纪念白求恩,促中加交流恳谈会”。出席恳谈会的来宾如此之多,出乎恳谈会主持人的预料,只得在会场临时增加了坐席。欧美同学会留加分会会长姚望、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陆建非分别在线上和线下致词,70 余人的现场嘉宾,与万里之外的加拿大全加学联嘉宾通过视频方式,共同参与了“纪念白求恩,促中加交流恳谈会”,场面气氛活跃而热烈,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白求恩医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今年是白求恩医生逝世81周年,进入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继承、发扬白求恩精神?恳谈会以“重走白求恩之路”为切入口,通过观看缅怀白求恩医生的剪辑记录片,重温白求恩医生的感人事迹,以继续传播和发扬白求恩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费立鹏(Michael Phillips)教授作现场主旨演讲,讲述他44年来扎根中国,以白求恩医生为榜样,在精神卫生领域服务中国人民的不寻常经历。费立鹏教授还兼任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处顾问,为在北京建立全球第三个心理危机研究与预防中心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线上交流的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华裔医生岑颖干(Dominique Shum-Tim),在过去十多年来,组织有爱心的加拿大医生组成中国志愿者服务团,每年到中国偏远地区的医院免费为医生做专业培训等、先后免费为 100 多位成人和儿童进行心脏手术,他们无私奉献、不取报酬的精神受到当地人民的交口赞誉。皇家维多利亚医院也曾经是白求恩医生工作过的医院,为此,岑颖干医生也被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誉为 “当代白求恩”。出席恳谈会的嘉宾、来自上海杨浦区的退休教师冯月梅被现场热烈气氛所感动,她说我从小就知道白求恩的伟大名字,他的崇高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前年我到加拿大探望我的忘年交老师,切身感受到加拿大人民的友好和热情,愿为加强中加两国的民间交往和友谊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坚持彼此相互尊重、实现中加合作共赢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前中加关系正处于严重困难时期。不少加方智库、媒体也认为,加方不应该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希望加方基于自身利益,独立作出正确决断,为进一步加强两国经贸、民间交往等领域合作营造良好氛围,为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创造积极条件。再从历史视角来审视中加关系,可以说中加双方并没有原则性分歧,从没有历史积怨和历史问题,也从未出现过高烈度贸易和政治冲突。相信,只要坚持相互尊重、实现合作共赢,中加两国关系一定能够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当下两国关系中发生的分歧和矛盾有些属于短期内难以消除的结构性矛盾。中加双方需要重新学习适应彼此,尊重彼此间的差异和变化,以民生为大局,用务实的外交手段、求同存异的立场实现对话和合作。如中加疫情期间的医疗物资相互支持和疫苗合作协议,中国和欧盟、加拿大三边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的部长级合作,就是中加两国关系良好的开端。

上海研究院 兼职研究员 陈新光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2020年10月18日

【责任编辑:许聃】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