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安  >>  正文
魏延安:美国城市的演变与教训 ——《许倬云说美国》札记之二
魏延安
2020年12月14日

与我们现在讨论的人口大量进城不同,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比我们早了许多,现代城市的形成也比我们早了许多,而且已经历了城市的兴衰与演替。从白人进入新大陆至今的四个世纪中,美国城市发展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和阶段性特征。

美国城市的梯次形成

从白人登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可以算作美国城市的发展形成期,大体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美国东北沿海出现临海城市及外围城市。白人第一个成功的北美登陆据点是波士顿,同期还有纽约,都有可以登陆的海滩、相当广阔的内陆与河流及其支流,可以向内地拓展。之后形成费城和华盛顿。这四座大城市政治文化经济地位重要,此后300余年中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和资源,发展成为巨型的世界级都会区。

第二阶段,美国中西部地区节点城市形成。匹兹堡是东北地区到中西部的连接点,还是通向南方的起点,成为枢纽城市。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庞大内陆,是美国开国以后逐步向西开拓的中转区域和重工业集中地带,辐射出东、南、西三方面的重要城市,但周围都是农区,没有东部四大城市人口密集。加上美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各次级区域也须节点城市承担商品物流中心功能,于是形成层级性城市布局,中心在芝加哥,地区性中心城市是第二级,第三级是10万人左右的城镇,再下面是由市集转化成小城镇式的人口集中点,再下面是广大的农村,形成“中心——边缘”形态。

第三阶段,美国南方中心城市形成。密西西比河下游及从墨西哥夺取的南方内陆,由于大地主的农庄经济功能自给自足,集生产生活于一体,所以很难形成芝加哥那样的巨大城市,一般只有两个层级的城市分布,即中心城市周围一串城镇,再就是散居的村落和小镇了。

第四阶段,美国西部城市带形成。由于发展较晚,又受天然条件约束,西部海岸能够形成都会区的地点很少。每座城市四周只要有一定的平地就可以成为都会区,几个大都会之间凭单线道路连为一片,是一种连珠串似的形态,和中西部城市的六角形结构完全不一样。

从密集到疏离——美国城市的演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新兴中产阶级成为社会骨干并且群体越来越大,但城市一时间不会有这么多的中等房舍提供给中产阶级购买居住,当时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正在全面建设公路网,美国的一般人士都有移动的条件,于是在城乡之间催生出少见的近郊住宅区城市新形态,许多农庄转化为居住区。城市边缘既非城市也非农村的居住区逐步扩大后,形成类似纺织品概念的城市“裙边带”,日常生活需求依靠沿着公路发展的购物中心或者购物商场,往往规模巨大,宛如巨大的购物街市,配套的停车场蔚为壮观,大型超市沃尔玛等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财富也逐渐从市中心流向城郊,这种“反城市化”潮流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典型的美国梦就是能在城郊购买一小片土地,建造一座哥特式房屋,门前草坪,楼下车库,出入私家车。

富裕阶层离开后,其市中心的住宅被改装为若干户共居的集体住宅,企业管理上层和中产阶层也相继离去,城市反而成为穷人的集中点,我们常说的“美国穷人住城里富人住郊区”就是对这一现象的形象概括。城中心区最穷困破烂,市区只有白天公司开门人员上班,晚上除饮食店以外没有常住居民,过去城里的若干地带沦落为荒芜和贫穷的代名词,再像芝加哥的市中心白日群殴、夜间枪战,华盛顿的市中心区也居然到了无人敢夜行的程度。

后来,美国制造业出现衰退,原来一些中高层收入者失去优势,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或退休到物价低廉的城市,或将自己的郊区豪宅出售,再搬进城里翻新的旧宅。这一反方向的人口移动,又逼迫原来的穷人不得不移向郊外,但他们并没有购买豪宅的能力,只能迁移到近郊边缘,治安也频频出现问题,城市主客关系再次颠倒。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店又移入城内,郊外购物中心和商业大厦拆除或荒废,比较富足的城内不再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区,城市周边的小社区成为贫穷住户的安身之所。城市各区之间犬牙相错,不再是“中心——边缘”形态。

作者以自己居住的匹兹堡为例来解读。向内陆殖民过程,匹兹堡在200年前随着殖民而逐渐形成,钢铁业发展之后,成为全国重要城市。工厂周边形成工人居住区,再旁边是工厂主人和管理者居住区,市区成为商业和生产单位总部所在地。随着发展,城内有限的土地不足以容纳逐渐增长的人口,加上工厂空气污染,许多新中层阶级纷纷到郊区居住。但近年来,匹兹堡钢铁业迁移,逐渐转型为新的科技城市,新兴高科技人员集中于城市,新兴产业中产阶级住在城内新建的高楼大厦,或者是联排叠拼等不同形式的住宅中,或者是翻新城区其他住宅,排挤贫穷居民移向郊区,将那里变为分散的新贫民窟。这就是典型的美国城市三大演化历史阶段,其他城市也多多少少有些类似。

从撕裂到固化——美国城市演化的教训

伴随着城市人口迁移,社会阶层出现分化,本已隔离的富人、中产、贫寒阶层,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差异越来越大,无形中将城市居民分割为不同的社区,并呈现出代际遗传和阶层固化,彼此之间互不往来,形同陌路。美国今天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群分裂和冲突激化,作者悲观地认为,这一趋势已经无法扭转。而且大城市的这种演化,让美国的小城市发展机会越来越少,依靠旧产业度日的小城镇,被排除在经济繁荣圈之外。

城市的变化,带来教育的变化,加剧社会演化。美国的教育场所原是社区凝聚的中心,儿童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左邻右社都是熟悉的同学。随着社区学校合并为大型学校,校车接送孩子上学,一个中小学有数千学生,同学不再有放学以后成群步行回家的交情,更不用说邻居同学一声吆喝大家一起游戏的场景。作者感叹到,中国古诗说天涯若比邻,今天的美国则是比邻隔山岳,同事如天涯。

城市的演化,也形成了美国今天的政治版图。第一层级大都会区和第二层级大城市的周边是美国产业集中地、财富集中地和主要大学所在地,居民接触到的是现代的尖端、前卫文化,生活方式和行为心态比较偏于自由和开放,政治上总体偏向民主党,比较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全球化,关心族群之间的开放。而美国内陆的大弧形中间,人口稀少,还是以农业为主,安土重迁;还有广大内陆和上述一二级大城市远郊留下的旧日劳工和乡村人口,不太容易找到工作,这些人口是趋向保守的,通常会投向共和党,坚持美国至上,美国制度不容改变。产业升级把他们抛在一边,他们不能再得到新财富利润,但是社会也相对稳定。特朗普的当选,恰恰就是依靠这些区域的支持,但红蓝两色的分野,也显著表明了美国社会的分裂。

社会阶层分化及逐渐固化,带来严重社会问题。接受过大学教育及有职业、中等以上收入的人士,70%的人能有正常的婚姻;而教育程度只在高中、经常失业的贫穷人士能有正常婚姻者,大约在30%以下。《乡下人的悲歌》对后者的生存状态有着形象而深刻的描述,他们被灌输要好好学习,但吸毒酗酒、反复离异的父母就没有给一张安静的书桌;他们被教育要珍惜工作,可从来没有正式工作的机会;他们被劝导要相信爱情,可拮据的生活状态让婚姻显得无比现实和残酷。小城市和内陆的孩子很少有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进入理想的大学,培养就业能力,进而提高收入并转化为中产阶层,《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只是一个例外。

今天的美国梦也演变为两种。一种是外国来的新移民,希望能在美国立足,虽然拿着美国的低工资,但折算成他们的故乡,依然是中等以上的生活标准,这个梦是容易实现的,但也容易演化出移民二代的新穷人阶级,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巴黎骚乱即是典型代表。那些高唱法兰西万岁的非洲移民一代感恩戴德而他们的后代却对身处法国社会低层充满愤恨。另一个是美国城市中产阶级的孩子,希望可以从事新兴的产业,创新或者冒险,成为下一个盖茨或者索罗斯,这个梦想难以实现,却成为流传最广的新美国梦故事。

梦想无望就会变为仇恨。那些不能实现新梦想的群体,由此形成一种失落和愤愤不平的感觉,逐渐将贫富阶层之间的异化,转化为一种认知与情感纠缠难分的隔离,支持美国至上的霸权,拒绝接受新移民,甚至演化为排外的仇恨,把自己种种悲剧归结于其他肤色的种族,形成美国社会极右思潮与极端运动。看看特朗普的上台与其后的表现,再看看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乱象,美国社会的分裂即可见一斑。

而对我们来讲,其实大城市也出现某种程度的郊区化特征,城市新区和开发区迁入大量收入较高阶层,而老旧城区成为年龄较大居民和新进城人员的聚集区,出现衰败的迹象,所以老旧小区的改造就十分必要,我们既不能出现拉美式的进城人口“贫民窟”,更不能出现美国式的老旧城区留守群体“贫民窟”,必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同时也意味着,那些已经出现空心化的老旧城区完全可以借助高新科技产业或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而重现往日辉煌。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六日夜手机语音写就,二十一日夜校定)

 

【责任编辑:许聃】
三农学者、农村电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