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林  >>  正文
【全球史中的生物与人】从猛兽到文化符号 ——狮子的社会化历史
章林
2022年12月03日

狮子作为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并不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但中国文化史上却出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关于狮子的文化艺术同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龙、凤、麒麟等图腾动物一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那么,这种产自异域的猛兽在中国为什么会变成瑞兽,并最终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呢?

从猛兽到瑞兽

狮子是食肉目、猫科大型猛兽,其故乡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被称为“百兽之王”。雌狮和雄狮在体型和外貌上的差别较大。雄狮披着长而蓬松的鬃毛,吼声洪亮,威风凛凛;雌狮体型小于雄狮,头上无鬃毛,吼声较小,这是真实狮子的形象。

狮子在生长繁衍地普遍受到人们的崇拜和热爱,在雕塑和绘画等作品中多有表现。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种形象:一种是在自然界中凶猛狮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与表现的真实形象;另一种是把狮子与人和图腾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与表现的虚幻形象。

古埃及既有表现狮子真实形象的作品,又有狮身人面和人身狮面等表现狮子神化形象的作品。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亚述和波斯等地,有许多刻画真实狮子的石雕和青铜工艺作品。古印度有以阿育王的狮形石柱头为代表的石雕狮子形象。古希腊虽不是狮子的原产地,但通过与埃及、亚述和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交往,出现了狮身人面像以及人与狮子搏斗画面等为代表的狮子形象。

中国的许多古籍中有狮子的相关记载,但缺乏真实依据。一般认为,狮子是在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作为贡品正式踏上中国大地。狮子传入中国后,由于数量有限,普通百姓根本见不到。然而,人们对异域猛兽狮子却投注了极大的好奇和兴趣。

没有见过真实狮子的匠人们,根据书籍中的记载、传闻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虎、狗等动物的形态与形状,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进行理想化、民族化的创作,这样塑造出来的狮子形象和真实的狮子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变成了有一定神秘色彩的“祥瑞之兽”。

历代狮子形象的变化

两汉和南北朝时期,从文献记载和已发现的实物资料来看,狮子的形象还比较少见,主要以石狮的形式出现。两汉时期的石狮以立式走状为主,只有少数为蹲坐式,运动感较强,一般不分雌雄。从石狮的形体和所放位置来看,其功能主要是用来镇守陵墓,驱魔辟邪。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石狮依旧主要出现在陵墓中,其躯体更大,气势也越来越恢宏,造型上趋向写实,已经分出雌雄;北朝的狮子则深受外来佛教艺术的影响,大多集中出现在佛教的石窟中,以配角身份蜷曲蹲伏在佛座前面,形成介于西方写实狮子和汉代传统狮子之间的独特风格。

隋唐时期,尤其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国力强盛,人民富足,丝绸之路繁荣活跃,中外交往日益频繁,西域狮子不断传入中国。在借鉴真实狮子的部分形象,并融合传统狮子造型的基础上,唐代石狮的形象具有清新、活跃、雍容、大气的特色,充满着浓厚的现实生活气息和激昂的精神气魄。此外,用狮子作为印染、纺织、陶瓷、金属等工艺品上的装饰逐渐普及开来。五代十国时期,大型陵墓和建筑不再出现,狮子雕塑数量大为减少,出现了以铁制材料为代表的铁狮子形象。我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沧州铁狮”就是五代后周时期的作品。

宋元时期,狮子形象仍以帝王陵墓雕刻为主,石狮的造型大多为方形,追求的效果是装饰性,脖颈上大多佩戴有项饰。宋元时期的狮子显得较为温顺,在气势上不及唐朝狮子威武,同时作为装饰性题材向建筑领域发展,在宫殿、寺塔、宅第、桥梁等,均可见已经走向世俗化的狮子形象。被称为“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桥上,便刻有多尊形态无一雷同的狮子。

明清时期,狮子又恢复了盛唐时期的那种雄迈威武的形象,在许多宫殿、园林、官署、寺庙中,无不列置狮子雕塑。故宫博物院内的六对铜狮子便是这类雕刻艺术的代表。与此同时,伴随着世俗化和商品化的潮流,狮子的形象开始沿着人们喜好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宫廷狮子做工精巧、装饰华丽、用材高贵;另一方面,民间狮子充满了生活气息,使用与欣赏并重。此外,还出现了南、北地域上的差别。一般来说,南方狮子细腻华丽、玲珑纤巧;北方狮子古朴雄伟、豪迈剽悍。

进入近代以后,西方的狮子艺术随着鸦片和其他舶来品进入中国。西方真实的猛兽狮子造型很快赢得了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然而,狮子自从传入我国并被赋予瑞兽的寓意之后,经过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十分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

狮子形象与中外交流史

狮子传入中国以及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狮子文化”,要归功于中外交流。可以说,狮子文化是在广泛吸收和包容了本国各民族文化并借鉴了国外文化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
狮子文化始于汉代沟通了中国与中亚各地的关系之后。南北朝时期是狮子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成为中西文化融汇的典范。

隋唐时期,在汉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文化的大一统,中外交往空前活跃,西域的狮子及其艺术形象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同时中国的狮子形象也传到了异国他邦,中国的狮子文化日趋成熟。
宋元时期,由于经济中心南移,以及航海术、造船业、指南针的发展和应用,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既是贸易中心,也是文化中心。中国的狮子艺术品与狮子文化随着出口贸易物品也流传到了东南亚各国及印度洋诸国。

明清时期,中外交往不断加强,中国狮子的民族化基本定型,形成了一整套程式化的创作手法,并且在民间得到普及。大批到南洋定居的华侨,纷纷在显著的地方设置石狮,以其作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海外,受中国狮子文化影响最深远的是日本。而狮子舞更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中最常见的一种舞蹈形式流传至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琉球的狮子文化。琉球,就是现在的日本冲绳。冲绳日语名称的“シーサー(shisa)”便是由琉球方言“狮子”的发音而来。冲绳狮子是从福建传过去的,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最早用于镇风祈福。如今,在冲绳,狮子的形象无处不在,几乎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以说,狮子已经成为冲绳人生活的一部分,狮子文化已经成为冲绳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总之,来自异域的狮子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后,其形象经过不断演变,成功化作文化符号深入中国人的内心与生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中外跨文化互动与友好往来的见证。

(本文发表于《学习时报》2022年2月18日第7版)

【责任编辑:王晗】
北京联合大学教师,历史学博士,军事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