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  >>  正文
汪毅夫:李诠林《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序
汪毅夫
2023年07月05日

“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这是一个很有新意,很有趣味,也很有开拓性意义的话题,诠林以这个话题为题目的新作就要出版了,我很为他高兴,也为“台湾研究”领域又将有一本新的学术专著出版而高兴。

从汉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台湾文学是一个很好的视角,这既有助于吸取美国汉学家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来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对于身处美国而从事中国研究(包括台湾文学研究)的汉学家们来说应该也是一个鼓舞和支持,有助于作为中华文化之一脉的台湾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我在从事闽台区域社会历史及文化研究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现一些西方汉学家保留下来的有关中国的珍贵历史资料,这些汉学家保存的资料和他们有关这些资料的研究成果,都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甚至他们保存和研究这些资料的经历和过程也都包含着一段段有意思的趣闻和掌故,是很有价值、很值得“讲”的“故事”。

虽然新颖有趣,“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这个题目研究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比如,因为许多美国汉学家分别有英文名(外语名字)和中文名,而两种名字在其著作中并没有同时出现,所以需要仔细辨别,而这本身便是一个有难度却很有意义的工作——由此为今后的研究者奠定研究基础。我欣慰地看到,诠林做到了这一点,他很好地克服了语言隔阂、资料查找、同人异名等诸多难题,开辟了台湾文学研究,以及台湾研究的另一个路径,即台湾文学研究之研究、台湾研究之研究、台湾文学研究学术史以及台湾研究学术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诠林此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BZW104)成果的进一步扩展研究所得,基本结构框架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台湾文学研究”的起源及发展、美国“台湾文学研究”之方法论研究、台湾文学在美国的传播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全书的核心观点和中心论点。全书采用了层层深入式的论证结构,最终得出结论。在研究方法方面,作者主要采用了比较文艺学的研究方法,兼采阐释学理论、翻译学理论、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等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例实证,结合社会历史语境,对“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尽可能深入、全面的研究。与传统的观察角度不同的是,此著关注的是“从美国看台湾”这一视角,注重从微观上对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著述进行细致周密而深入的论述,和中国海峡两岸有关此方面的论述著作相辅相成,在理论上相互补充、相互论证、相互支撑,力求为推动汉学研究、中国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和台湾文学研究等相关领域的学术进步做出一定贡献,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鉴。要而言之,《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一书给读者朋友们带来的大致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海外汉学史料的整理与历史线索的发现;美国的“台湾文学研究”的启示;区域性研究与全球化视野;借助海外汉学资源,推动国学的学术进步,共创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学性谐和的美好愿景。

美国的“台湾文学研究”可以给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台湾文学研究”学者一些学术方面的启发,通过观察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我们可以在中美文化交流碰撞的视野中呈现台湾文学与美国文化界互动情况的一些重要特征,了解美国汉学家的研究方法,以及美国的“台湾文学翻译和研究”反馈台湾后所造成之影响,以为我们台湾文学研究乃至台湾问题研究方面之借鉴。《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一书作者便循此理路介绍了海外汉学界的台湾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回顾了“台湾文学研究”学科在美国产生、发展的轨迹,勾勒出在整个世界汉学研究板块中的台湾文学研究的发展这一宏观视野和背景下的美国“台湾文学研究”发展概貌,扼要概括了美国的“台湾文学研究”的独特艺术特征,介绍了美国汉学家研究台湾文学的经典著作文本,并梳理出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台湾文学研究”学科在美国发展的历史脉络,评析了当今美国“台湾文学研究”的现实图景,可以说是书写了一部美国汉学家台湾文学研究学术史。

此外,书中也有许多令人欣喜的新发现和珍贵的学术线索。回顾美国汉学发展历程,曾有一些汉学家,特别是华裔汉学家的学术成就长期被埋没,现在可以经由诠林的《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研究》一书得以揭示和彰显,善莫大焉。

好书共享,今特向读者朋友们推荐此书,并顺祝诠林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

2023年1月22日,癸卯岁首于北京

【责任编辑:吕佳珊】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