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前,台湾学者连横用文言写就并出齐三卷本《台湾通史》。
日据台湾时期,日据当局认定:“为使本岛(按,指台湾)人与内地(按,指日本)人无所差异,实质上需要具备皇道精神,俾使对事物之看法与内地人趋于一致。又在形式上,从语言开始,姓名、风俗、习惯等外形能与内地人相同,始能谓已完全日本化”。日人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内地化”“日本化”和“需要具备皇道精神”的“皇民化”,就是“去中国化”,其意乃在将台湾人由中国人变而化为日本人也。针对日据当局“从语言开始”的“去中国化”,连横的抵制也“从语言开始”,他并不尝试使用日文、而坚持用他熟稔的文言写作。他用文言写作的《台湾通史》,从移民史、开发史、制度史等专门史和教育志、宗教志、风俗志等专题志的角度,描述真实的台湾史实,论述正当的台湾史观,其描述和论述的硬核是:“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连横是一个了不起的台湾人,他在日据时期用一部《台湾通史》,妥妥地把握台湾史的话语权,狠狠地回呛日据当局的“去中国化”。
作为台湾人写的台湾史,连横《台湾通史》已传世百年。连横当年选择用文言写作,固然有抵制日语的意愿,却也有反对白话文的倾向。连横被台湾新文学倡导者称为“旧文学的堡垒”,除了因为他坚持用文言写作,还因为他曾流露厌弃白话文的倾向。实际上,喜好文言,不必厌弃白话;提倡白话文,亦不必反对文言文。于今视之,由于文言不及白话通俗,用文言写作的《台湾通史》会多一些阅读的障碍、少一些阅读的受众。另一方面,我们今天看到的台湾情形是,民进党当局推行“去中国化”的力度更甚于当年的日据当局。鉴此,为了让更多读者、尤其是海峡两岸的青年读者,接近和接受连横描述和论述的台湾史实和台湾史观,为了更好地把握台湾史的话语权、更加有力地打脸民进党台湾当局的“去中国化”,福建省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策划并主持将连横《台湾通史》由文言版转译为白话本。编译连横《台湾通史》白话本,属于历史著作的后续工程。这项工程遵循尊重历史、忠实原著的原则,编译成书的连横《台湾通史》白话本是尊重历史的史学著作,也是忠实原著的通俗译本。
参与编译连横《台湾通史》白话本的有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学者,海峡两岸学者共同推动学术进步,共同抵制民进党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的行径,这是多么感人的情景啊。
连横《台湾通史》(白话本)的总策划人陈秋平、总统稿人邓孔昭近日来电、来信,嘱我撰序,感谢他们给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