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务起博士的这本书稿(以下简称本书),我一看书名便想点赞。是呀,台湾确是祖国的多“神”之岛:在台湾,有佛教(包括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的寺院、道教(包括妈祖信仰、保生大帝信仰等,妈祖、保生大帝等在台湾往往被视为道教神明)的宫观,也有众多神明配享的庙宇,民众日常生活里则有风水、命理、禁忌、扶乩种种神奇的说法和做法。在我看来,本书之副题《台湾地区的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研究》里,至少有两个应该谈论的话题。
其一,宗教与宗教文化。清修首部《台湾府志》成于台湾首任知府蒋毓英等人之手,该书明确记有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台湾活动的情形:“无论男女,常相率入礼拜堂诵经听讲”。本书描述和论述的宗教包括佛教和道教,却未涉及天主教和基督教,此不足诟病也。因为一部书稿、一本论文选集,不必、也不可能穷尽相关的话题和谈资。宗教本身是文化,宗教文化的外延则应该是包括了宗教及与宗教关联的文化。风水、命理、禁忌、扶乩等同宗教有或多或少的关联,但它们不是宗教而属于宗教文化的范畴。
其二,宗教与民间信仰。民间信仰又称民间宗教、民众宗教、民俗宗教、下等宗教等。这里所记的“又称”,悉在“宗教”之前加了限制性的定语,以显示其有所区别于宗教。简而言之,民间信仰同宗教的主要区别包括:1.宗教同世俗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区隔,和尚出家、道士(全真派)进山,正是此种“区隔”的表现。民间信仰却同世俗生活密切混和,有随俗的倾向;2.各宗教有各自的教义、教理、教规、教仪、宗教活动和宗教活动场所,各不混淆,民间信仰却是神佛杂陈、非僧非道,顾颉刚教授《泉州的土地神》所记“祀神的混乱”是其常见面貌。台湾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类学家李亦园教授也告诉我们:对于民间信仰,我们不能用“什么教”的分类范畴去说明它;3.宗教追求“来世福”,如“死后进天堂、不入地狱”,“来世不做牛马”。民间信仰则要求“现世报”,如“有烧香有保佑”、“有求必应”。
至于本书的内容,兹就其一个问题略谈我的理解。本书之《台湾地区的开台圣王信仰》讲述了郑成功逝世后,在台湾从民祀到官祀、从开台圣王庙到延平郡王祠、从人到神的历史线索。讲明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近年,民进党台湾当局散布“郑成功是大陆捧起来的”言论,妄图在台湾实现“去郑化”。对此,我们当用史实说明和证明:郑成功也是台湾官、绅、民共同敬仰、共同纪念的民族英雄。另外,在民间信仰里有一类“生前忠义,身后威烈”的神明,所谓“威烈”的神明就是不容冒犯的神明。“台独”分子听着:作为神一样的存在,郑成功凛然不可冒犯!
李务起博士先后在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接受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学术训练,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写作能力。他在繁重的本职工作之余从事学术研究,又较好地将学术研究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殊不易也。祝贺他又出了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