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  >>  正文
谈闽台民间信仰(二)
汪毅夫
2023年08月02日

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同佛教、道教活动场所的分类引出的问题是:民间信仰同佛教、道教的区别。我曾到过闽、台两地百数十个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做“该做的作业”:记录匾额楹联、收集签诗庙志、采访庙祝信民。兹从田野调查所见,报告民间信仰同佛教、道教相比照而显现的主要特点:世俗化。我并不将“世俗化”世俗化,“世俗化”同“平民化”一样,是中性甚至略带褒义的词。在我看来,佛教、道教同世俗生活有一定程度的隔离,和尚出家、道士进山表现的正是这种隔离状态。而民间信仰同世俗生活是密切混合的。我曾在闽南某县一座巷口观音亭就近观察,见当地家庭主妇从菜市场提了菜篮子(篮子里也有鱼、肉等荤菜)就到观音亭上供,然后提了菜篮子回家,以此祈求全家吃了全家平安。我问了其中一位,她说她天天如此、她们人人如此;其次,佛教、道教的“福报”“果报”“报应”之说令其教徒追求来世即未来时态的幸福。民间信仰则以“有求必应”为号召,其信民追求的是现世报、是现在时态的幸福。信民对神明的诉求完全出于世俗生活的需要;其三,佛教和道教各有其相对固定的教理、教义、教仪、教规、教徒和宗教场所,各有一套制度,是制度化的。民间信仰则有随意随俗的倾向,神道设教尽如人意也。在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里往往有神佛杂陈、僧道莫辨的状况。1926年,时任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的顾颉刚到泉州做田野调查,在《泉州的土地神》一文里描述了“祀神的混乱”状况并指出:“民众的信仰本不合我们的理性。我们要解释它,原只能顺了它们演进的历史去解释,而不能用了我们的理性去解释”。

我们常在地方文献看到对民间信仰的批评。这些批评或基于宗教,或基于官方的立场,以民间信仰“不合我们的理性”即“不合理”而排斥之,但这些批评本身恰是不合理的,我们可以一一做出合理的解释。举例言之,清代学者李世熊在其名著康熙《宁化县志》(1684年)里对民间信仰有很尖锐的批评,似乎有意历数其不是。曰:“宁化不知海舶为何物,无故何祀天妃,得无谄乎?”谓:天妃已从海神演进为全能的水上交通运输和全方位的民生保护神。宁化虽在山区但也有内河交通运输和民生的种种诉求,宁化祀天妃其来有故而不谄。曰:“审知何神,不能卫子孙于数十年内,而死后700年犹能卫宁化也?”谓:闽王王审知有功于闽人。民间信仰之祭祀分纪念性和诉求性两类,闽人祭祀王审知是纪念性的。自康熙《宁化县志》出,300余年过去了,而闽省仍有王审知庙。所以然者何,纪念其功德也。看来,“顺了它们演进的历史”确实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日据台湾时期,1938年11月,“新竹州的侵台日吏罗列台湾民间信仰“灵验本位”“神灵甚其混乱”“利己本位”“无有教理及教师”等“特质”,做出“对于在来台湾寺庙斋堂”之“全废案”,随即开展“寺庙神升天运动”,粗暴地禁毁民间信仰,是严重的文化侵略!

【责任编辑:吕佳珊】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