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  >>  正文
台湾抗战老兵蔡湘洲
汪毅夫
2023年08月07日

1940年7月31日,51岁的台湾医生蔡湘洲从福建来到浙江金华,加入抗日武装队伍台湾义勇队。

蔡湘洲早年“在台湾进医校妇女科毕业后在台悬壶,不久,觉得台湾不是他发展医业的地方,便搬到南洋去开业,在南洋住了二十几年。曾替祖国政府在南洋各地募捐了一笔可观的救国金。抗战前,他怀念着祖国,终于在同胞鼓励之下,回到祖国来,在福建营业”。

1940年6月21日,台湾义勇队总队长李友邦致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函称:“留闽台胞为数尚众,集中崇安者十未及一,其散居各县者大抵匿籍更姓,拟请令饬各县籍移崇安,再由义勇队派员训练,择良善者使其工作”,并附名单(其中有“要求参加台湾义勇队之台胞”蔡湘洲等17名)。陈仪批示“照准”。1940年7月7日,奉李友邦令“来闽组训留崇台胞赴浙参加祖国抗战”的牛光祖于福建永安发出的报告也有“留崇台胞参加台湾义勇队蔡湘洲等17名”之语。

蔡湘洲入队时给队友的印象是:“最后有一个个子矮矮,撑着一把雨伞,带着眼镜,留着八字须,穿着一套崭新的西装,看起来好像日本人的老人家,笑纹纹地走近来,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蔡老同志。”蔡湘洲的人生观是“有饭吃就好”,在台湾、南洋和福建“恤苦济贫,很愿为地方做事,在该地得到各界人士的拥护”,“这次他又自动参加台湾义勇队,他感觉着台湾人不可如犹太人样的无祖国,要争取自由独立必须参加祖国抗战,参加祖国抗战必须参加台湾义勇队。他在受训当中,跟年青同志们一样,每早听到哨子就起床,虽不参加早操,但也跑去自由活动,吸吸新鲜空气,他也跟青年们一起上课,一样吃苦涩的革命饭。他给病家及同志们看病,总是用谨慎的态度去诊察。从福建带来的药品,也一个钱不要地送给台湾医院”。

台湾义勇队主办的《台湾先锋》第5期(1940年9月15日)所载《老当益壮的蔡老同志》讲的就是蔡湘洲的故事。台湾抗战老兵蔡湘洲,在生活上只求“有饭吃就好”,在思想上却有深刻的认知:台湾人“不可无祖国”。

谨以本文纪念台湾抗战老兵蔡湘洲130岁诞辰。

【责任编辑:吕佳珊】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