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  >>  正文
序《晋台同名村》
汪毅夫
2023年10月06日

福建与台湾隔着一道台湾海峡,相距最近处仅120公里。自古以来两地关联密切,人民往来频繁。以泉州与澎湖、晋江与澎湖为例,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引宋宣和二年(1120年)泉州太守陆藻《修城记》记:“泉距京师五十有四驿,连海外之国三十有六岛。”“三十有六岛”即“三十六岛”指澎湖,“连”即行政上的连接关系;宋人赵汝适《诸蕃志》记:“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明修福建省志《闽书》引“宋志”记:“澎湖屿在巨浸中,凡岛三十六”“有争讼者,取决于晋江县”“府外贸易,岁数十艘,为泉州外府。其人夜不敢举火,以为近琉球,恐其望烟而来作犯。王忠文为守时,请添屯永宁寨水师守御”。王忠文即王十朋,宋乾道四年(1168年)为泉州太守;《宋史》之《汪大猷列传》记:宋乾道七年(1171年),泉州太守汪大猷在澎湖“作屋二百区”并“遣将留屯”;元人汪大渊《岛夷志》记:澎湖“岛分三十有六”“泉人结茅为屋居之”“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间立巡检司”;明代末年,郑成功在台湾“建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二县,改一鲲身为安平镇,安平为泉州安海之别称,延平起师之地也,入台之后,又建桔柣门,以存故土之念”。

郑成功“改(台南)一鲲身为安平镇”,将福建地名移植于台湾,“以存故土之念”也。清代咸丰年以前,台湾社会属于移民社会,“地缘组合”为其基本的社会结构。来自同一地缘的移民相聚而居,往往将原籍地名移植于台湾,为的也是“存故土之念”,闽台两地由此而有为数众多的同名村。

晋江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社会科学联合会就晋台同名村大做文章,组织发动各同名村乡亲从亲闻亲见亲历的角度,讲述和记录晋台同名村交往的故事,编纂成这本图文并茂的《晋台同名村》。读者从中既可以领教两岸一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又可以体会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骨肉情谊。

本书主编粘良图是我结识多年的学界友人,他勤勉、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感佩。

【责任编辑:吕佳珊】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