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  >>  正文
在台湾邂逅翰林
汪毅夫
2023年12月24日

古早时,在台湾邂逅翰林的机会应该很少,但知道“翰林比进士大”的人应该很多。举人经会试成为贡士,贡士经殿试成为进士,进士经朝考分配去向,部分进士由皇上“钦点”到翰林院:首名进士(状元)首先当了翰林院修撰,若干名进士到翰林院当庶吉士。庶吉士在院修业三年期满、考试合格称“散馆”,部分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职。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等各职统称翰林。

从学历上说,翰林确实是“比进士大”。

清代台湾进士里出了四位翰林,其姓名和科年是:陈梦球,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科;曾维桢,清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李清琦,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黄彦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

此外,有因年老而得皇上“钦赐翰林”者,如嘉庆《续修台湾县志》所记林望恩,清嘉庆十年(1805)乙丑科会试钦赐翰林院检讨,同治《淡水厅志》所记郑廷扬,清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会试钦赐翰林院检讨,等。

清代台湾部分官员有翰林的学历。例如,沈葆桢(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台督办军务和抚垦事务)、王凯泰(以福建巡抚身份驻台半年)、唐景崧(在台历任兵备道、布政使、署台湾巡抚)、洪毓琛(曾任台湾海防同知、台湾知府、台澎督学道)等,都是翰林出身的官员。

另有曾经到台游幕(即充当幕友),后来中进士、成翰林者,如1891年前后游于唐景崧幕府的方雨亭和周景涛。方雨亭和周景涛都是福建侯官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科同榜进士、同年翰林。

还有翰林出身的官员退休后往返于闽、台两地,此人名叫庄俊元。我在《“庄状元”在台湾》一文里讲过他的故事:“庄状元”姓庄名俊元,福建晋江人,清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恩科二甲第31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甘肃西宁知府。年四十辞官返乡,其后三十余年往返居住于闽、台两地,尽得林泉之乐,享年七十有二。在闽、台两地,人们常称庄俊元为“庄状元”,这是因为在闽南语里,“俊元”音近于“状元”。无论谁用闽南语指名道姓叫“庄俊元”,听起来也是毕恭毕敬在称呼“庄状元”也。庄俊元的父、兄常年在台湾经商,庄俊元辞官后也曾在台湾常住。庄俊元兼擅联语、书法,据说当庄俊元在台居住,“台湾寺庙主持,求其手书楹联不绝于途”。

其实,台湾的寺庙外,书院、府第也多有求其手书楹联者,至今保存犹多。近读陈笃彬《鹿港之泉郊与泉郊会馆考论》(载《闽台缘文史集刊》2023年第3期),知庄俊元为台湾鹿港泉郊会馆题写匾额“泉郊会馆”及门联:“德泽济民生,鹿水永通泉水;神灵钟海国,瀛洲大类湄洲”。有句老话说“见字如面”,在今之台湾看到当年庄俊元的法书,应该会有邂逅翰林的感觉吧!

这感觉真好。

【责任编辑:吕佳珊】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