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学  >>  正文
科学培养中华文化产品海外“试吃员”
孙宜学
2024年06月03日

文化产品就如美食,自有色香味,也有质量标准。一种文化产品问世,也如一道新食品上市,需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科学检验和“口味”检验,其中就有一种食品检验者,称试吃员。这是一份令吃货垂涎的职业,但就如品酒师,这份工作并非只需饕餮,而是需要有丰富的饮食文化知识和营业学知识,能从口感、色泽、气味等方面分辨出食物的细微差别,并根据食物质量标准对食物进行测评,根据目标食客,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帮助厂家推出受欢迎的食品。就好比一些外国品牌的餐饮店在推出新品前都会邀请很多试吃员试吃,然后根据试吃员的意见加以改进,直到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后才正式推出。

显然,试吃员的关键是“试”而不是“吃”,而且不能“独乐味”,必须“众乐味”,以己味度人味,细微处见真功夫。这就需要试吃员能够超越个人口味,以更具有普遍性的大众口味作为标准,对食品开发和推广提出独特且具代表性、个人且具客观性的意见。

随着中华文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产品的世界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因为起步晚、对世界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入,出海后的中华文化产品经常出现水土不服问题,同样是中国的米,到海外后是用中国式蒸法还是外国式蒸法?是配菜还是配汤?是分食还是聚食等等,似乎都成了问题。

海外“试吃员”应坚持标准。食物质量有标准,因此吃什么、怎么吃、怎么评,都是有标准的。也就是说,不是能吃饭的人都可以做试吃员,必须是对食物品味更敏感,遵纪守法,有良知,负责任、理解中国、不带偏见的外国人。每一种文化产品都有专属评鉴标准,“试吃员”必须掌握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能准确描述产品的属性,了解产品的核心指标,做出看似主观偏好实则客观公正的判断,进而推动形成更加科学实用的产品质量标准。

海外“试吃员”应“吃过”“用过”中华文化产品。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有别,味蕾自然不同。一个从来没吃过用过中华文化产品的外国人,若直接承担试吃工作,味蕾的偏见就会影响对试吃食品的判断,评价就会不公正。而吃过、用过中国文化产品的外国人,味蕾已经相对适应中国文化产品,就会淡化主观意识的影响,才能相对客观品鉴,提出中肯意见,代表大多数人认识,扩大中国文化产品影响,才会带动中国文化产品消费、销售。

海外“试吃员”应热爱中国文化。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才会干好这一行。做中国文化产品的试吃员、试用员,前提是要发自内心喜爱中国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中国特色的审美观品鉴中国文化产品,保证试用过程中采取的评判标准不变调、不变味,提出的改进和推广经验才会接地气,既不失中华文化精髓,又对应海外消费者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不偏不倚,持乎中正,帮助世界提供越来越优秀的文化产品。

海外“试吃员”应会讲中国故事。中华文化产品走出去,就是中国故事走出去。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产品中体现得最为具体,最为深刻,最为复杂。每一种中国文化产品就是一个浓缩的中国,其中包含着中国人的哲学、文学、历史,人情世故,生老病死,快意恩仇,只有了解了其中的中国故事,才能外化于言于行,以本国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讲出来,增强产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感受消费中的中国文化温度和智慧,充分领略到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海外“试吃员”应逐步实现职业化。试吃员职业化意味着产品已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中华文化产品目前还做不到像培养调酒师、品香师那样,培养出一批职业中华文化产品试吃员,这和中华文化产品海外影响力不强、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关。也就是说,海外中华文化产品还没形成规模效应、更没成为海外消费者眼中的必需品或文化品牌。但这只是暂时的,将来有一天,当世界离不开中国的文化产品,就像离不开中国的工艺品一样时,海外销售者就会自发组织职业的试吃员,就像国外名牌在中国的做法。

海外“试吃员”应规范化标准化培养。未来的世界,必是文化交流的世界,中国文化产品在世界其他各国人民生活中将是常态化存在。这样的世界可以小步走到,也可快步走到,也可加速走到,但决不会躺着等到。着眼未来,国内外应及早将中华文化产品海外试吃员的培养纳入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序列,列入专业计划,就像现在培养厨师、技工一样,系统培养能够品鉴中华文化产品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大市场拓展,为专业人才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使这份职业不但满足其幸福生活的需要,而且能成为其事业,也能满足其精神生活需要。“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文化产品之气质,濡染成就其人格魅力,并影响周围的人,形成以每一个试吃员为中心的“中国文化气场”,并自带中国文化立场。

为了大规模推广中国文化产品,必须先小规模试吃试用,这是市场规律,也是中国文化产品世界化必须遵循的规律。培养试吃员,采用试用制,都是这种市场规律的自然现象。对此我们不必讳莫如深,也不必自作清高,而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商言商,在市场就自然而然地按市场规律做,也才能产生市场效果。因此,中国拟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在走出去之前应首先由投放对象国的人——尤其是对中国有所了解的外国人——先进行体验,检测文化产品的本土适应性,传播主体根据试吃员的意见进一步加工,调整,使文化产品更加本土化,从而提高文化产品融入本土的效率和效能。

【责任编辑:吕佳珊】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院长,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常务副主任,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实践与研究基地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