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军良  >>  正文
课堂要重视发挥同伴教育
曾军良
2024年10月22日

课堂应是一个洋溢着学习热情的生命成长空间,课堂教学应指向“独立思考、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这些素养都是指向人的,亦应在学生的内心生长与发展。同伴之间的心理距离较短,相互影响深远,因为教育生活是主体不断身心体验、思索和实践的过程。经过教师适切的启发引导,同伴将在自己的课堂中生长出更多的智慧。同伴教育作为一种同伴互学、相互影响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上加以运用,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提高学科育人的质量。

课堂发挥同伴教育的理论依据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学生的同伴群体非常重视学习,那么该学生也会重视学习,因为在该群体中个体会因为表现出重视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而得到强化或激励;反之,如果学生的同伴群体不重视学习,那么该群体就会缺乏鼓励个人学习所需的强化和激励,学生个人的学习意愿也就无法得到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行动,并使行动导向某一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驱力。有了内驱力才能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地学习。

变化的年龄,变化的关系。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可以看成一个逐渐从父母和家庭环境中独立并通过校园生活适应社会的进程。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对人际的需求有明显的阶段变化性。小学生倾向于与年龄更大的孩子合作,他们的同伴群体通常是本人所在的整个班级。进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班级里的同伴群体让位给了同性别的朋友。这些同性好友扮演着好朋友和知己的角色。这一发展阶段的学生的社交活动通常局限于这一小范围的朋友圈。进入高中之后,学生的同伴偏好也发生了变化,两三个学生之间的友谊让位于更大的同伴群体网络。简而言之,同伴或同伴群体的形成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会随着学生的年龄和发展变化而变化。

青春期标志着同伴影响的顶峰。朋友的要求和意见可以压倒家长或老师的要求和意见,有时甚至可以胜过个人的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文献表明,社会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都在变化,尤其在青春期早期与父母、教师和同伴关系的转变尤为明显。在由小学升入初中之后,学生常常会报告自己与老师的关系质量有明显的下降。学生所感知的这种师生关系质量的下降往往也伴随着其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的明显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发展阶段青少年学生对同伴关系的依赖显著增强。他们对同伴的观点更加敏感,并对同伴的影响表现出更多的从众性。在学习上,随着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会更明显地受到同伴群体的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对挑战的偏好以及对环境的评判标准也会与同龄人趋于一致。而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他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基于潜在积累效应,他们在同伴关系中有更多的自主意识,同伴关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也有减弱的趋势。

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力,也会受到学生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在近十年开展魅力教育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相比于来自正常家庭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所感知的积极的同伴关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更加显著。尤其是积极的同伴关系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塑造一个正向的学业自我概念。换句话说,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倾向于依赖同伴的支持与肯定,进而构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因此,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特别关注和帮助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建立支持的、健康的同伴关系和同伴互助行为。

同伴教育,可理解为“兵教兵”。同伴教育就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讨论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毛主席在《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一文中指出“练兵方法,应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众性练兵运动”。这精彩的论述,深刻地阐述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被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合作关系。同学们之间通过合作学习,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相互撞击,激活潜能、激发斗志、助力成长。

同伴关系影响学习动机。在早期的行为主义动机理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学习的影响是通过双方在学习情境下的相互强化(或不强化)形成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行为主义发展到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开始强调个体内部的因素对学习动机的重要影响。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个人对爱和归属感的需要视为产生成就动机的基础,即学生必须先满足自己归属感的需要,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满足学业成就的需求。例如,一个被剥夺关系归属感的学生将不太可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因为学习动机是建立在与他人(包括同伴和家庭)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的,而课堂学习的本质就是和同伴一起学习。同样是基于人本主义思想,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认为个体如果要形成内在动机,必须要满足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包括自主感、胜任感和关联感。对学生而言关联感的满足即是形成良好的家长、师生和同伴关系。

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同样强调了学习中涉及的同伴交流和互动。该理论的核心概念观察性学习(或替代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观察然后模仿同伴的学习。青少年学生认为同伴的情绪、发展变化和能力与他们自己相似,因此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同伴群体的影响。对学习持有积极态度和行为的同伴会互相指引形成优良的学习目标,并相互支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周围的同伴关系无法传递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那么观察这些模式的学生也就不会优先考虑学习,而是转为设定其它被同伴群体认同的目标。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期待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认为学生对学习任务上获得成功的期待和对学习任务价值的认知是决定其学习动机的两个关键因素,而这两个因素都会受到同伴关系的影响。首先,学生对自己周围同伴的观察性学习是他们建立学习自信的重要途径;其次如果学生的周围的同伴都认为学习十分有价值,那么该学生也更可能形成相似的价值观,将努力学习、取得好的学业成就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价值。总之,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同伴群体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如果与一些以学业为中心、有明确目标导向的同学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那么学生则更有可能欣赏并内化这些特征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维果茨基提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认知的发展是从参与活动的个体之间的互动开始的。儿童除了接受成长指导,也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讨论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与个体活动相比,合作活动呈现了一定优越性,有利于加速儿童认识水平的发展。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发展理论学派认为,在适当任务中,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他们对关键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同伴之间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进行交流互动,产生合作学习,激发求知欲。

在课堂教学中,理想的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内容,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并发挥其潜力,推动其获得有效知识或突破性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经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同的学生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也会形成不同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同伴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基于同伴的需求或问题,分享知识、共同讨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而获得能力的提升。这种同伴之间相互合作的学习作为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等方式的补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为什么不少教师对同伴教育心存疑虑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在今日教育领域汹涌澎湃,它旨在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同伴教育在今日课堂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不少教师仍然偏爱传统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提升教学效果,但实际效果往往难以立竿见影。当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堂改革,推进同伴教育后,却发现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未显著提升,甚至个别时候还会出现下滑。这种改革课堂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的现象,让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产生了质疑和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改革是徒劳的,甚至可能浪费时间和资源。从育人这种观念的形成,一方面源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片面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以激发教师的改革热情和信心。其实,坚持不断地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从素养教学的角度看,从长远培育人才的角度看,一定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一定会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也一定会提升课堂的育人质量。

传统课堂模式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和习惯。对于许多教师而言,这种熟悉感是他们进行教学的重要支撑。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课堂模式显得日益僵化,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这一过程并不容易,因为改变意味着要放弃已有的经验和习惯,重新学习和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对于许多教师而言,这种改变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成本,因此他们往往选择保持现状,不愿轻易改变。

一些教师总是给后进生贴负面标签,认为那些后进生是不可救药的,连我都奈何不得,学生又怎能“妙手回春”?况且,弄不好,那些好学生被学困生所“传染”,带到“沟里”去了,不是得不偿失吗?另有一批教师理念陈旧、观念落后,只相信自己的老经验、老做法,不自我反思,不学习新理念,不能与时俱进,不能自我超越,课堂依然停留在教师主宰课堂,教师侵占课堂时间,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和新时代的教育背道而驰。

“兵教兵”的受益者并非只有后进生。最好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方法是说出来。优生通过讲解、分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深刻,分析问题、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兵教兵”是“双赢”的举措。

课堂发挥同伴教育的育人价值

同伴交流,对于讲解的同学来说,是输出,对于听讲的同学来说,和上课听老师讲是完全不一样的。听老师讲是1对几十,他可以听,也可以不听。但是几个同伴交流,是1对1、1对2,最多是1对3,他不容易走神,一定要倾听,因为接下来他还要反馈、询问、讲解等。输出式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同伴教育有利于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校教育的基本形态是在教室进行课堂教学。教学的形式是教师根据相对固定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连续的学科教学,以完成课程计划和任务。这种集体的教学形式,相对固定,便于统一管理,但是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缺乏针对性与灵活性,难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实施同伴教育的课堂是充满丰富的物态资源和信息媒介的教育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推动者。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资源的呈现,指导同伴之间的合作,发挥同伴之间的积极作用,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有效发展学生思维。

同伴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在传统的集体授课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内容往往是相同的,对于某一问题的回答往往给出的是统一的“标准答案”。这些统一的“标准答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实施同伴教育的课堂,其目标是动态的,思路是开放的,路径是多样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集散地,更是思想和价值观碰撞的发散场。教师不用“标准答案”束缚学生思考、降低学生学习热情,而是通过同伴互启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个体的思维力、创造力。

同伴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力。实施同伴教育的课堂,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对于低学段学生,教师引导其既能够合作交流,又学会独立思考;对于高学段的学生,教师引导其既善于独立思考,又能够合作交流。其中,“合作”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为他们“合作—思考”与“思考—合作”创造条件,让所教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识能力、认知结构同步。

生生互学,生生互助,朝夕相处,感情自然密切,可化解许多生生间矛盾,密切生生感情,从而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兵能教兵,这本身就是学习,符合怎么学就怎么教的原则,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充分发挥男生和女生各自思维的优势,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长检查作业、背诵等,减轻教师负担,让老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更好地关注学生,关注生生的性格差异,习惯差异,更好地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课堂发挥同伴教育的实践路径

课堂是生命成长的地方,亦是一个生态场,置身于其中的学生、教师基于课程内容开展和谐的生命成长活动。生态学意义上的和谐,表现为生命主体之间的互相关爱、互相支持、互惠共存,生命主体与客体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共同成长的生态特征。开放自由的课堂环境有利于营造积极奋进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同伴共学互教,在对生存环境、同伴影响和自我认识的理解下,实现了知识迁移。

构建优质的同伴关系。认识到同伴关系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创设教育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构建优质的同伴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教师要尽量提供一个全班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鼓励较为羞涩的学生与有较高学习动机的同伴互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支持学生们的学习发展。家长和教师也应该在家里和学校为学生提供机会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方式练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并向学生示范如何倾听他人、轮流交谈、提出想法、赞扬他人、表达感谢和道歉等。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为学生设定解题的套路和统一的“标准答案”,然后进行机械性训练,而应善于创设情境,用足够的时间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课堂中的“小先生制”,便是一种“学生教学生”的创新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对“小先生”进行鼓励,也有利于对同伴进行榜样教育。同时,“学生教学生”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其发现共同问题,进而形成认知共识。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人类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不教”是学习上的“自由”,是“教”的目的,教师的作用是辅助、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同伴教育掌握了汲取知识的技能,并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进而产生独到见解,这才是教育的有效样态。

促进合作交流。从学生独立思考到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再到活动的开展,同伴在规则下进行合作,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伴教育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模式,一般由几个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围绕一个学习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开展讨论式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在促进每个个体发展的前提下,提高小组成员的整体理解水平,发挥其合作精神。促进合作交流,具体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结合学情,合理分组。依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差异进行合理搭配,兼顾每个小组成员思维方式的不同,保证全班各组间的同质性,充分调动组间平等竞争的积极性。

第二步,根据内容,合理分工。根据学习内容合理分工,不同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每个成员、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不能替代,大家互相协作达成目标。

第三步,交流互动,有效合作。教师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与责任,也可轮换角色,在约定的时间与空间内,相互研讨、实验,互相启迪,共同提高。

第四步,真实评价,激励引导。根据对同伴学习的巡视和小组反馈,教师对学习效果进行指导性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并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也可组织学生自评或互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成既定学习任务,还会对其以后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

同伴教育是点燃学习动机的催化剂。每个班主任把班级前10名学生和后10名学生结成对子,每次考试比比谁的进步大,这样一来,不仅“徒弟”有压力学不好对不起“师傅”,“师傅”的压力更大 我教的徒弟如果出不了成绩面子丢大了。师徒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浓厚的竞争气氛。

要有效调动“师徒”的积极性。把课上的问题延伸到课下,引导徒弟有什么困惑与问题,选择第一时间向“师父”请教;激励督促师父根据徒弟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进行补救,让徒弟再次回答上课时不会回答的问题、回答错误的问题等;引导师父配合老师“目标达成”的工作,监督徒弟按时、独立完成练习与作业,帮助徒弟改正其中的错误,检查他的掌握情况。徒弟存在问题,师父绝对不会放过,直至完全达到师父与老师的要求为止。 

学习知识仅是手段,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提升素养才是目的。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让学生主导课堂,启迪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思路,调动学生积极获取知识的热情,发挥其自身潜能,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这便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要在学生遇到学习的困惑时,为其树立同伴榜样,使其获得同伴支持,努力引导学生互学互助,发挥团队的力量,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责任编辑:吴艳鹏】
北京实验学校魅力教育集团总校长,北师大兼职教授,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