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学  >>  正文
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从经验形成理论
孙宜学
2024年10月28日

当前,中华文化走到世界面前,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自然是印象式的、片面的。实际上,即便是中国人所观察、所理解的中华文化,相对而言也是印象式的、片面的,更何况是那些对中华文化陌生、甚至一无所知的外国人。也就是说,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目前基本属于印象传播阶段,海外受众基本上只看到传播过程中相关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中华文化传播的自然效率低下,成本偏高,但总体看属于正常阶段。“重要的话说三遍”,其实要让人记住并留下深刻印象,何止要说三遍、五遍、十遍?而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海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产生飞跃,即从对中华文化的外在印象产生中华文化概念,从外部联系看到内部联系,从片面形成整体观,形成对中华文化的本质认识,从而能以全豹看一斑,从树林看一树,从一树看一叶……中华文化的特殊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同质性,也才能了然于胸。这时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也就整体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一个抽象但有固定内涵和本质的中华文化概念,以此概念理解中华文化,就是以理论指导实践,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大大节约传播成本。

要做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从业者必须脚踏实地参与到具体工作中来,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做起来,从实际行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形成经验,再从经验中提炼规律性经验,形成知识和理论,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因为一切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实践。但目前看来,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领域,国内外都存在着一些“害群之马”,他们俨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以权威面目出现,实际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指手画脚,却做不了什么实事。这种人国内国外都有,有的是习惯使然,有的是利益使然,但都不愿到风里去、水里去、泥里去,走不到海外民众中去,不去听他们在想什么,想听什么样的中国文化、中国故事。因此,为了保证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未来,我们必须从源头上“请君出瓮”,切断这些人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关系、联系,让更多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工作者和深谙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落地之道的“赤脚医生”“赤脚志愿者”从事实践工作,从实践中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理论,形成更高效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

从经验形成知识和理论需要一个认识运动过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从实践到理论也一样。因此,我们一是要有耐心,即要有心理准备,完成实践过程,形成经验过程,这是形成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理论的必经过程,也是必然过程,必不可少,少则必败;二是要有信心,即对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结果持乐观态度,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越多,通过克服困难获得的经验也就多,形成的理论内涵也就越丰富,理论指导实践的范围也就更广泛,效果也就更深入。“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得之一“纲”可张万目,针细须磨久,“纲”成则时久,结果好,我们就没有理由不乐观,也必须乐观才能得“纲”;三是要有“把握”,即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逐步从主观、片面、表面看问题转变成客观、全面、深入地看问题,真正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的“行家里手”“识途老马”。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只凭体验和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推动从经验形成理论,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当前,从世界范围内的中文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实际情况看,对传播对象而言,中华文化主要给他们留下了感性认识;而对传播者而言,对传播对象和效果也主要留下了感性认识,且两种感性认识之间很少交叉,更没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研判,从而推演出更科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传播理论。若不及时打破这种被动局面,且形成新的更活跃、更富有内涵的传播局面,就会进一步错失新时代中国影响下的良好国际环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就不能抓住机遇,抢占先机,开辟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赛道,中国综合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就不能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谋世界视域下中国的发展蓝图。

未来,作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导者和推动者,相关机构要下大力气对当前已经获得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经验进行系统性整理和分析,以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提炼出可资借鉴的经验,形成可指导实践的理论。只有这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才能推陈出新,从旧知新,中外互通互鉴,形成具有国别适应性、国际通用性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进一步指导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践更有成效,最终推动中文和中华文化世界化,这就是“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责任编辑:严玉洁】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院长,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