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2日,秘鲁与我国正式建交。如今,秘鲁是最早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同中国签署一揽子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进入新时代以来,中秘关系更是稳步前行,经贸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深入人心
在南美洲西部,有一个版图犹如“竖起双耳的美洲豹”的国家,那就是秘鲁。虽然与中国远隔太平洋,但秘鲁却是华人最早到达和聚居数量最多的拉美国家之一。早在400多年前,便有中国人不畏惊涛骇浪,开辟出跨越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了中国与秘鲁及其他拉美地区国家的贸易、文化和人员往来。今年是首批华人抵达秘鲁175周年。随着时代变迁,华人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逐渐融入秘鲁主流社会。华裔从政从商,从军从文,上至国会,下至地方政府,各行各业都有华人精英。
据秘方统计,如今有中国血统的秘鲁人近3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而且绝大多数的华侨华人居住在首都利马,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也有不少华裔在国会、政府、军警等重要部门担任高级职务。秘鲁人也会亲切地把中国人称为“老乡”,在秘鲁主要商业大街四处可以看到中餐馆,这些餐馆有一个统一的称谓“CHIFA”,据说这个叫法最早源于中文“吃饭”的谐音,可见当地人对中餐的喜爱程度。2008年,中秘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两国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2024年5月,秘鲁国会将每年2月1日确定为“中秘友谊日”,表达对华人移民特殊贡献和价值的认可。
钱凯港帮助秘鲁成为“拉丁美洲的新加坡”
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80公里的钱凯湾内,这里背靠南美大陆,面朝太平洋,是天然的深水港,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作为中秘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钱凯港,一期工程始建于2021年,包括4个码头泊位,港口最大水深达17.8米,能停靠18000标准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设计吞吐能力是近期每年100万个标准箱,远期150万个标准箱。在钱凯港的建设中,中国输出最先进的港口建设技术和管理技术,秉持绿色低碳建设理念和开放包容、不排斥第三方的原则进行合作建设。数据显示,钱凯港一期工程就可以每年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收入。秘鲁政府预测,钱凯港项目在未来十年内将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
钱凯港运营后,将成为拉美地区新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有助于秘鲁构建从沿海到内陆、从秘鲁到拉美和加勒比其他国家的立体、多元、高效互联互通格局,打造以钱凯港为起点的“新时代的印加古道”,从而带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整体发展和一体化建设。从南美洲出口至亚洲市场的货物运输时间将从35天缩短至25天,直航时间大幅缩短,物流成本大幅降低。不仅如此,钱凯港的辐射范围远远超出中国和拉美。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韩国可以通过上海,共用这条横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海上快速路”,东岸的美国同样可以借助这一新航道的东风去到亚洲。钱凯港是中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这一港口的建成可以帮助秘鲁成为“拉丁美洲的新加坡”。
两国经贸关系持续深化,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2009年,中秘两国签署了自贸协定,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进入新时代,中秘经贸关系上了新台阶。中国连续10年成为秘鲁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秘鲁则是中国在拉美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目的地,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376.91亿美元。据秘方统计,过去14年,秘鲁对华出口增长325.9%,年均增长率达13.2%。其中,农产品贸易是双边贸易往来的亮点。秘鲁官方数据显示,秘鲁对华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增长了18倍,秘鲁已成为拉美第二大对华水果供应国。今年前10个月,中国对秘鲁进出口2546.9亿元,同比增长16.8%,双边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贸易规模不断创新高。
2019年,中秘双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秘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得益于两国自贸协定的签署,秘鲁的非传统产品开始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秘鲁已成为中国蓝莓、牛油果的第一大供应国,藜麦、葡萄、玛卡、羊驼毛制品等商品在中国广受欢迎。秘鲁羊驼毛制品品牌“温暖驼”连续7年亮相进博会,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2010年至今,中国在秘鲁非传统产品出口市场的排名从第九位升至第五位,显示出两国巨大的经贸合作潜力。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一批中国工程建筑企业积极参与秘鲁道路、桥梁、机场、港口、学校、医院、水务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积极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为该国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为秘鲁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并带去了先进技术和经验,为秘鲁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