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世界的中国需求也越来越多元,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国际传播意识和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人才是开展国际传播的基础及力量之源,可靠可用的国际传播专业人才队伍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和中国形象塑造的四梁八柱,也是保证国际传播工作高位运行、高质量可持续的关键。当前中国国际传播中的现实问题是:“说不出、讲不明、没人听”,关键一点就在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不足,专业性不强,适应性弱。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应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和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此外,还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
世界多极化格局下,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已不仅仅是文化传播,而是国势、国威的传导,是政治、经济、人文交流的一部分。从传播对象国角度看,传什么,怎么传,谁来传,传给谁等等都不是随性而为、率意而为,而必须精密计划,有的放矢;而从传播对象角度看,他们则会时刻警惕传播者的潜在意图,哪些要接受,哪些不接受,以什么方式接受,接受之后如何消化等等,也都会精密计划,慎之又慎。
从大众角度看,目前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因为媒体的发展,基本上实现了无国界,甚至无时差,所以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更加个人化,人人都是一个过滤器,人人都是一个标准仪,虽具有群体性特征,但总体呈现为个人化,千人千面,万众万心,要保证传播的效果,就必须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投放,精准传播。“一国一策”“一地一策”,必要时甚至“一人一策”,针对性地瞄准受众(国)的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特征,开好方子,下准药,按时“服用”,提高效率。
世界多极化态势下的文化传播,就如人在一个多维空间里说话引起的反复性叠加式的回响,一开始还是清晰的,但最后则是多种回响,分不清源头在哪儿,原声是什么。每一个接受者都只能从最近的声音源头接受,但已难辨真假了。目前西方对中国的舆论打压,主要就是建立发声平台,掌握“第一声”,搅乱后续各种回声,浑水摸鱼,但因为它始终掌握平台,掌握发布渠道,掌握信息流通渠道,掌握信息流通过程中的各种反响,所以能够从容操作整个平台运作体系,全渠道、全方位遏制打压,构建立体、纵深的国际反华舆论阵线,操纵议题。
鉴于此,中国传播体系构建绝对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应以万变应万变,以立体应立体,以协同应协同,而前提就是尽快建设、完善独立运行的信息平台、自主舆论平台并主导平台运行,自主设置议题并及时传播、超前传播、系统传播,掌握舆论场的主动权,完善互联网新媒体监管体系,全过程监控信息运行过程。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民间媒体力量,尤其是支持海外民间媒体,加大力度融入中国元素,培育本土中国信息发布平台,打造全球中国信息发布体系,及时应对海外信息风险,顺势而为,逆势而动,确保中国的信息安全。
国际传播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实施的主体是人,传播对象还是人。为了确保国际传播人才的稳定,政府应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纳入中央和国家人才战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利用高校、社科机构和重要媒体,尽快培养一批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高水平人才。选拔、扶持、培养一批能够在新媒体成为“偶像”的人气人才,定期培养强化其国际化表达能力。同时,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并编成人才库,分行业、分区域对象等来使用。
培养合格的国际传播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政府和教育机构、传播机构应充分重视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整合新闻传播、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国际关系等各领域教学资源,中外合办“国际传播人才试验班”、双学位合作项目等平台,并在媒体建设专业实习基地,充分锻炼学生的实战经验,提供操演实训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选学生赴国外国际组织或研究机构实习实训,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
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不只是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专门人才,每个社会人都是传播人才。因此,政府和教育机构应通过营造良性社会生态环境,将社会变成培养能正确发声的社会传播者的大学校,在人际交往、感知社会过程中养成积极向上的传播意识,使人人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正能量传播者,从而形成中国传播的全媒体矩阵,并基于这种以人为主的全媒体矩阵,努力实现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全方位覆盖,生活化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