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学  >>  正文
在世界视域内做好中国学研究
孙宜学
2025年01月02日

中国学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窗口。中国学作为一门古老又崭新的世界性学问,未来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外,还要进一步明晰世界如何研究中国,如何才能帮助世界研究好中国,跳到圈外看圈内,真正做到在世界视域内做好世界中国学研究。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中国学的主体。汉学或中国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说,所有和中国相关的问题都属于中国学研究范畴,包括中国的哲学、宗教、历史、政治、经济、艺术、语言等各门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狭义指研究中国的文献、语言和文学等。当然,即使从广义上讲,也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科都变成中国学研究范畴,但每个学科都要从自己的角度找到和中国学有关的切入点,也都是中国学的一部分,这一点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做到的。只有这样,中国学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学问的总和,成为研究中国的真正的学问。

中国学的变体。中国学研究具有区域国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时代差异性。也就是说,中国学具有丰富多元的变体,且各具特色,自有学术体系,彼此之间甚至还有矛盾和冲突。中国学研究应包容并培养各自不同的研究“派别”,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的学问,而世界性学问一定是包容各种差异性并存的学问,就像任何一种国际性语言都一定是变体丰富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中文也是一样。

中国学的格局。中国学是世界国学研究的有机成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重视专门研究本国的学问,如韩国学、美国学、意大利学、日本学等等。世界国学研究是一棵树,每个国别的国学研究都是树上的一根树枝、一片树叶,只有和谐交融,互为营养,才能保证这棵树枝繁叶茂,生生不息。中国学研究要成为世界级学问,就要处理好中国学与其他各国国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以中国学研究的兼容并包,美美与共理念,既为世界中国学研究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生存发展环境,也为其他国学的生存发展提供中国智慧,打造世界国学研究和谐共生生态。只有这样,每个国家的国学研究才能动力不竭,永生共荣。

中国学的传承。目前世界中国学研究的主力基本还是在国外,这是历史造成的,但未来中国要主导建设中国本土的中国学研究体系,要形成自身的中国学学术传统并依托中国特色中国学学科体系,与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形象海外塑造一体并进,将中国学立足中国,服务世界,推动中国理念深度融入世界生活,把世界看中国的陌生感和惊奇感,慢慢变成“习而不察”的日常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把中国学落实于中国理解教育,从而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再回到理论,形成中国学与中国理解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中国学的传承才能从中国学研究者的传承转变为中外大众的传承,中国学的问题才能成为世界各国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事。不传而传,才得永传。

中国学人才的培养。中国学的未来在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中国学历史悠久但又日新日日新,要保证中国主导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于培养新一代年轻中国学研究人才,主导世界范围内中国学研究的议题、话语权设置,既成为各国中国学研究变体的助力,更要引导世界中国学研究的主流。中国学作为世界级学问,一定要中外兼容,以中国为主导,以汉学家为主体,汇聚世界各国优质资源,汲取世界上一切积极力量,分区域国别建设“青年中国学家”学校,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让中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滋养人才的成长全程,培养出懂中国、知世界的中外兼通的中外人才,一代代赓续中国学文脉。

通过中文研究中国是中国学研究的直路,通过非中文理解中国是中国学研究的弯路,目前弯路多,直路少。着眼未来,中国学人才培养必须走跨学科、跨国别、跨界别合作之路,但中文应该作为基础。中国学研究者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中文理解能力,应尽量避免出现通过非中文语言研究中国的中国学现象。

 

【责任编辑:严玉洁】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院长,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常务副主任,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实践与研究基地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