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丹桂飘香。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近2000家企业“赴约”参展,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龙头企业。服贸会见证了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开放创新、蓬勃发展的历程,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展会。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取得新突破,总额5077亿美元,同比增长8.0%,出口增速显著高于进口增速,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我国服务贸易远高于同期货物贸易增速,跻身世界前列
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简称,指的是以服务作为商品进行跨国交换的经济活动,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和不可存储性的特征,核心是以资本、劳动力和知识技术为基本要素的服务交易。世界贸易组织界定了服务贸易包括商业服务等12大领域,共分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4种模式。其中,跨境交付指服务提供者通过远程方式向境外消费者提供服务。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后,我国服务业“引进来”“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航空运输、酒店等成为首批开放的服务业。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名成员国。服务贸易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2002年至2024年,服务出口从394亿美元增至4459亿美元,服务进口从461亿美元增至6106亿美元。进入新时代,服务业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特别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措施实施以来,服务贸易蓬勃发展,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增至1056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远高于同期货物贸易增速。
我国服务贸易创新、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我国服务贸易经过多年努力和创新发展,已呈现出结构持续优化的鲜明特征,集中表现为三个提升。一是从外贸结构看,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从2014年的13.2%提升至2024年的14.6%,增速显著高于货物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二是占外贸比重提升、出口占比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比重提升;三是从进出口结构看,2014年至2024年,服务进口累计增长41.0%,服务出口累计增长103.5%。尤其是服务贸易逆差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从32.8%降至15.6%,传统服务出口占比逐步下降,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发展迅速,集中体现了服务贸易新旧动能转换、结构持续优化的态势。
同时,也要正确看待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存在逆差的事实。一是逆差在国际贸易中属于正常现象,在特定发展阶段,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往往呈现出“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的局面,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进口能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外部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今年上半年服务贸易逆差总额710.8亿美元为例,服务贸易逆差主要集中于旅行、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旅行服务逆差反映出我国居民赴境外旅游、求学规模需求较大,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表明我国在核心技术、高端品牌等领域进口较旺盛,需要我们从动态的视角理解逆差背后的逻辑;三是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已连续多年实现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这表明新兴和高附加值服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正快速提升,体现了服务贸易新旧动能转换、结构持续优化的态势,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加快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
本届服贸会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各种科技手段,提升服务品质,集中展示了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最新成果190余项,其中91项全球全国首发服务亮相。通过服贸会,不仅能展示企业最新成果及最前沿技术,更能让企业扩大‘朋友圈’,创造更多合作共赢机会。本届服贸会更加注重科技化、智能化应用,重点展示新技术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产品背后的附加服务。我们要以服务开放推动包容发展,以服务合作促进联动融通,以服务创新培育发展动能,以服务共享创造美好未来,加快培育发展数字服务贸易、“人工智能+服务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赋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服务贸易”的融合发展,让相关政策落地生根,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快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正处于创新提升发展的重要机遇期。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202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新形势下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旨在推动服务贸易规模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实力增强。此外,在北京、上海等28个地区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等,都是营造服务贸易新生态和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未来一个时期,要着力创新提升服务贸易,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服务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有序扩大服务市场对外开放,提升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开放平台功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建设贸易强国和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政策支撑。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陈新光
2025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