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  >>  正文
进博会:中国贡献世界的机遇,更是世界发展的机遇
陈新光
2025年11月19日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世界如期再赴开放之约、合作之约。如同2018年首届进博会最初承诺的那样,进博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在世界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年复一年的进博会,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庄重承诺,不仅是中国贡献世界的机遇,更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机遇。

进博会见证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坚定信念和承诺

前七届进博会已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约3000项,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正在切切实实转化为全球大机遇。第八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等6国将担任主宾国。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设置33场分论坛及闭门会,还将举办贸易洽谈、投资促进等配套活动80余场。中国年复一年,各方共赴“上海之约”,正是对中国一以贯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赖。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是唯一举办国家级国际进口博览会、持续向全世界开放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空间大、成长预期好。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里,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各方普遍期待减少壁垒、扩大开放,共同打通国际经贸的血脉,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中国进博会年复一年、常办常新、越办越好,用行动证明了支持全球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决心。进博会对外开放的巨大磁场吸引吸力,再次证明开放合作仍然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

进博会打造开放与包容的上海城市品牌

进博会永久性地在中国上海落户,八年来不仅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国际商业交流平台,也将上海城市品牌建设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随着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上海城市品牌建设与进博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举办进博会对于上海城市品牌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一是在国际文化交流。通过传播上海城市文化,进一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扩大城市影响力;二是提升上海的旅游形象。世博会倒逼上海优化交通、物流、安保等城市服务水平,推动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升级,让“高效、专业”成为上海服务的鲜明印记,也让住宿餐饮、文旅推广等各方面展现上海的旅游魅力,深度激发城市旅游经济活力;三是提升上海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通过开展包括展示场馆修建完善以及环境整治、绿化提升、平安城市、“零碳进博”等一系列行动和宣传,逐渐打造出开放、包容的上海城市品牌,彰显世界最安全城市的魔都魅力。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不仅是贸易平台,更成为上海向世界展示综合实力与城市精神的窗口,让“上海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开放前沿、功能完备、气质独特”的清晰认知。进博会加速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促进高端资源集聚与产业升级,凸显“创新驱动”的城市特质,展会期间的全球文化、理念的碰撞,更让上海“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具象化,传递多元共生的品牌魅力。同样,进博会的主要功能以及不断提升的全球关注度与影响力,与上海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发展愿景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将持续强化着上海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科技创新的中心地位,

进博会分享中国大市场开放机遇

中国对世界最大的机遇之一是超大规模的市场,进博会就是沉浸式感受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验区”。第八届进博会有世界众多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再创新高,其间展示了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次设立了“跨境电商优选平台”及“跨境电商服务区”。举办贸易洽谈、投资促进等配套活动80余场,让全球更多国家的中小企业分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德国西门子连续7年参加进博会,在中国建立了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价值链体系;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美国霍尼韦尔连续7年将进博会视作集中展示技术与解决方案、首发首展旗舰创新产品、扩大中国投资、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的一站式平台。进博会背靠14亿多人口超大规模市场,前7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助力各国企业共同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困局。

以开放合作盘活存量,以创新升级培育增量,中国不断为各方提供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今年前9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十四五”以来,中国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提前半年完成目标,新设外资企业比“十三五”时期多出2.5万家,印证中国始终是全球投资强“磁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未来10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产业配套能力强……放眼全球,中国意味着市场和机遇,“投资中国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成为众多跨国企业的战略共识。同时,面对发展鸿沟的挑战,中国积极担当,本届进博会共有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其中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中国已经给予所有同我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同时,已对全球70多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推动机遇共享,让合作共赢真正惠及世界、造福未来。进博会体现出的平等性、包容性,在微观层面为国际经济秩序的正确演进方向树立了标杆和典范。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陈新光

2025年11月6日

【责任编辑:王文倩】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