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和重大的传统节日,其中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对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有着重大意义。连日来,全国各地缅怀英烈、纪念英雄的气氛日渐浓厚。从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到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从网上的纪念活动到各地举办的祭奠仪式,人们以不同形式缅怀英烈、纪念英雄。
眼下,“特色小镇”在全国各地发展正如火如荼,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亮点,特色小镇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它将怎样化解大城市的“城市病”的同时走出一条复兴和崛起的新路呢?
前几天,有个青年朋友问我社交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但因社交媒体仅是互联网的一种应用形式,所以我想把这个问题放大到互联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来谈。
在一众电商、媒体和明星的苟合下,妇女节悄然变身为“女神节”、“女王节”。这个百余年来用汗水、血泪乃至生命换来的纪念日,在狂热的消费主义的裹挟下,悄然沦落为商家营销的噱头。
日前,网易相册发布了“网易相册停止运营”的公告。网易相册成立于2003年,拥有1.2亿注册用户,储存照片数量达55万张,它的关闭,又引发了一场关于青春的回忆杀。
黑土地曾安然沉睡,兴安岭亦松涛阵阵。“嗜土”的沙皇俄国,为了东出太平洋进行侵略扩张的野心,1896年——1903年,以一纸《中俄密约》,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一条铁路,史称“大清东省铁路”,作为沙俄控制远东,掠夺和侵略中国的工具。
令今人难以想象的是,17世纪至19世纪,尤其是清朝乾隆帝从1757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后到1842年期间,清政府既不允许国人学外语,更不允许西洋人学汉话。